小议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4期   作者:李周
[导读]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是核心素养重要内容

        李周
        四川省绵阳中学英才学校     621000
        摘要:小学数学思维能力是核心素养重要内容,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其他素养应当是一同培养的,教师的培养措施应相得益彰,将学生带入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交流的思维运用的状态,从而获得实践的体验,在亲身体验中感受数学思维。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上课体验,关注学生感受,对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和概括,这样能够更好的保持学生思维上敏捷性,进而构建出较为完整的数学思维框架。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教学
        引言:小学数学高年级教育教育过程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数学教育过程中,多样化教学方法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学生在教室的指导下自主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魅力,发挥想象力,锻炼思维能力,使数学的应用价值被学生看到,使学生能够主动的构造自己的数学思维。
        一、数学思维的内涵
        数学的思维能力本质上是一种对数学认知、探究、研究的思考过程,是指人们认识具体数学学科的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人们认识数学和研究数学的认知手段。事物内部的结构化、数量化和空间立体化的逻辑是数学思维要思考的内容,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数学规律进行概括。数学思维具有概括性、抽象性和相似性,这些特性主要体现在使用抽象的数学语言和逻辑对复杂的事物进行结构进行表述,教师要指导学生将事物内部的要素进行抽象化,赋予数量属性、方向属性、空间属性等特性,通过训练指导学生找到找他们之间的量化和空间关系,并阐释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获得事物内在规律和事物之间的联系。在行动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将一种固有的联系挖掘出来,套用数化思维,思考研究对象和探究方法,通过想象力感知思维对象之间的数量关系或者感受理想化的空间对比关系,从而使学生能够将抽象化的数学印在脑海里,构成较为系统的数学逻辑,从而建立数学思维能力[1]。
        二、小学数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
        (一)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小学生应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有效引导。数学游戏情景中,一些较难理解的数学问题,可以合理的转化为游戏内容,使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这些数学思维和数学思想。例如折线统计图的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今年上半年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疫情期间新冠肺炎病例各省增长情况进行数据收集,绘制折线统计图,并通过统计图,来进行预测和检验。通过这一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情境,增强学习体验,也可以使小学生保持对生活中数学事物的敏感性,逐渐建立起数学思维、数学观察力,使小学数学课堂更加科学高效。
        (二)重视非智力因素对小学生进行激励。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在成人看来似乎非常简单,但从并无基础的小学生的角度来看,概念的理解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并不容易。就拿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来说,如果教师如果不对学生的运算过程施压,不设置紧张的计算氛围,学生可能很难认识到简便计算就是要又快有准,又快又准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运用竞争游戏,抓住学生在竞争性和合作性游戏中的好胜好强意识来推动学生自主训练简便运算思维,这样就增强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借助紧张的氛围,让学生探索加法交换的心算技巧,增强小学生数字运算能力[2]。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强学生的情感,促进思维运用的效率。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唤醒学生在长期记忆中的有关知识,找到新旧知识与之间的结合点,发现内化新知识的数学观察角度提供了有力支持,逐渐形成手脑并用、多种器官协同应用的学习习惯,不断实现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例如,圆柱表面积的教学,教师需要运用多媒体软件来提示学生圆柱的侧面可以展开成为以个矩形,这就降低了学生的思考难度,为学生呈现出直观警醒,有利于学生印象的加深。
        (四)增强小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和体验感。教师要在教学中把握教材内容中的关键教学内容,以灵活的教学方式深刻的教学印象,并开展有效的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能力提升、数学问题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小学数学课堂逆向思维的培养,要重视带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适时进行。教师应当帮助学生首先理顺教材知识点的逻辑顺序,然后再有计划,有目的的从中寻找切入点,开展道具或护理方向的逆向思维训练[3]。例题:四个连续偶数的和是52,这四个数分别是哪写数字?这要抓住数学概念,进行数形结合,搞清楚等量关系。假设这四个奇数中最小的为x,于是有列方程x+(x+2)+(x+4)+(x+6)=52,得出x=10,则其他几个数为12、14、16若逆向进行分析,则要这样想:把52看成四个相同加数的和,根据乘法52÷4=13,13是奇数,这四个数一定是两两分别分布于13的两侧,于是分别是13-3、13-1、13+1、13+3,即10、12、14、16。这样做逆向思维训练,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和规律,帮助学生走出思维局限,使学生对逆向思维的产生认同。
        结语:小学生属于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方法你得是十分努力的,也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优化最兴趣的激发是更为有力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多样化的讲话为支撑减少时间的改善数学教学方式,实现快乐数学教学,促进师生互动教学,在此基础上构建所有训练。才能更为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使学生获得较好的数学学习体验,促进基本技能掌握,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岳竹青,史方剑.探析核心素养下对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20(82):89-90.
        [2]王会智.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09):135-136.
        [3]陈再明.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N]. 贵州民族报,2020-09-01(A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