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数学学习良好学习方法培养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4期   作者:蒋川宁
[导读] 小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主要在于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效率不高,

        蒋川宁
         沈阳市皇姑区岐山路第一小学 辽宁沈阳 110031
        摘 要:小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主要在于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效率不高,数学思维模式固定、缺少变通,以及对数学有偏见、存在畏惧心理等,这些原因虽然表现不同,但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因此,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就必须从培养学生学课前会预习、培养学生课上会倾听、培养学生学习会提问、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培养学生会独立思考等几个方面进行培养,从而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学生;数学学习方法
        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具备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的能力,会学习,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才。[1]从目前小学数学的现状来看,很多小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数学这门本来充满乐趣的学科却望而却步,这一方面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真正找到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所在,另一方面,在解决小学生掌握正确学习方法的过程中也缺少正确的引导与足够的重视。
        一、小学生学习数学困难的成因
        学习方法不仅是“会学”的基础,也是“学会”的必要途径,掌握学习方法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能力和习惯养成的过程。小学阶段处于人生的启蒙阶段,基础的培养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去引导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但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小学生经常反映数学比较难学,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出现排斥与厌学的情况。经过仔细的调查分析,小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大致而言,包括以下一些情况:
        1、注意力不集中,效率不高
        小学数学虽然相对简单,但已经具有一定的逻辑性思维,而很多小学生由于从小没有这方面的训练,加之计算过程对学生的细心和耐心是一种考验,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就会出现诸如忘记进位、小数点位置点错等错误,学生必须要经过大量、反复的练习才能真正掌握好数学这门学科,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时间保持注意力并有足够的学习耐心才能坚持下来。
        2、思维模式固定,缺少变通
        数学虽然有准确的答案,但并没有固定的学习模板,同样的内容可以有不同的题型,同一种题型也可能会有多种解题思路。然而,当同一题型在不同题境中出现的时候,小学生总会感觉陌生,或者即使似曾相识,但依然难以找到解题的突破口。这其实是一种把课本例题和知识当做唯一正确方法的固定思维模式,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头脑中很少出现自身对数学习题其他可行性的探讨的意识。因此,教会学生一定的思维方式也是学好数学的关键。
        3、对数学学习存在畏惧心理
        一些老师和家长为了让孩子们学好数学或重视数学学习,经常强调数学的难度,他们的目的是能够使小学生从心理重视数学的学习。但是,这也给小学生造成一种数学比较难的潜意识,从一开始就背负了较高的学习压力,从而只要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就产生畏惧心理,这种方式并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小学生将学习数学当成一种兴趣的可能性。
    二、良好学习方法对于小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
        对于学习方法的指导,中国古话中一直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说法,讲的都是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随着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越来越多的教师与家长都认识到了学习不能依赖单纯的模仿和记忆,而应该通过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探索出一套适合小学生的学习方法,从而引导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三、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方法的策略
        1.培养学生学会课前会预习
        预习即课前的自学,预习能力的提高能促进个人自学能力的提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预习是十分重要的。课前预习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而且能为学生自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只有掌握了预习方法,才能主动有效去自主预习。所以,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交给学生一些有针对性的预习方法。
        2.培养学生课上会倾听
        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听课是学习的中心环节,直接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数学知识是抽象的,内容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数学学习中少不了倾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发言。倾听教师的讲解是获得数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倾听同学的发言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自己的思考,更能对同学的发言做出准确的判断,丰富自己的思想。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上课学会倾听的能力培养,指导学生上课专心听讲。
        3.培养学生学习会提问
        学习自疑问开始,质疑是创新的起点。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敢于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敢于质疑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想问,敢问,好问?会问。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逐步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从不同角度调动学生问问题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会提问题。如可以通过对数学问题的结构特征、数据特征、图形特征等细心观察,分析来提出问题。可以借助数学阅读,激发学生提问。可以借助错题提问,学生答题和解题出现错误是经常有的,错题是极佳的学习契机。
        4.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
        语言和思维密不可分,正确的运用语言表达思想,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运用学过的数学语言来叙述图意,复述题意,说明解题过程,分析数量关系,甚至有理有据与他人讨论数学问题等。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准确表达数学语言的习惯。精准的数学语言可以帮助学生较好的理解题意,不至于误判和误解。
        5.培养学生会独立思考
        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更要常抓不懈。怎样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呢?可以尝试以下方法。首先建立以学生的主体地位趣味课堂。教师要跟学生平等对话,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在轻松的愉悦的环境中下主动学习。其次激发兴趣,让学生乐于思考。只有激起学生对认知对象的浓厚兴趣,学生才能以思考为乐趣,以饱满的学习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才能展开主动而快乐的思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8
        [2]吴立宝,康蚰岩.学习方式的五个转变[J].教学与管理,2015(12):1-3.
        
        联系电话:133240866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