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4期   作者:王红梅
[导读] 近年来思维导图在教育领域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王红梅
        河南省长垣市张三寨镇张三寨中心小学  453400
        摘要:近年来思维导图在教育领域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在很多中小学课程中,思维导图能够发挥很好的导向、启发作用。属于理解性学科的小学数学,在很多方面也能够用到思维导图,来方便教学和指导学生学习。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和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复习等方面,运用思维导图来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更好的组织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思维导图;教学
        引言:思维导图是根据思维运作而勾画出来的关于知识点的脑,很多思维种类和技巧是有法可循的,很多思维技巧可以使大脑获取信息的途径变得越来越宽,使处理信息的效率越来越高。在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有利于梳理知识脉络,分类有效信息,是辅助学习的有效思维工具。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通过感官获取信息,在实践活动锻炼数学综合素养。
        一、思维导图的内涵
        思维导图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被提出后,学者在经过大量科学实验和有目的的设计后,逐渐形成了现在体系较为完备的思维导图模型。很多思维导图既有图文并茂的特点,也同时具备主题性、层次性、发展性和科学性。思维导图能够将左右脑的机能进行合作,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通过词语之间的联系和导向,完成联想回忆,整理等认知行为。在这一过程中,训练学生各方面思维,达到全方面发展学生智力的作用。思维导图的制作需要遵循一定的方法,首先确立主题,然后描述细节,通过一条线或一定的逻辑来进行贯穿[1]。
        二、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一)巧用思维导图设计板书。板书对课堂教学来说是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板书能够将一堂课的主要内容化为体现净化的缩略图,帮助学生看清课堂教育的框架,也能明确学生对重难点内容的注意力。有思维导图加持的板书,对新课导入、课末复习都有积极意义。例如,认识小数的课程,教师可以以混合运算为课题,同时也是思维导图的主题,来引导学生想一想关于混合运算的知识。学生的回答可以作为思维导图的次主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逐渐对学生的回答的所涉及的细节进行完善,最终形成完整的思维导图。教师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为全堂课的知识做总结和梳理,通过提问学生,将学生的回答一条一条的列出来,最后再按照一定的逻辑对学生回答的内容进行整合[2]。思维导图在板书上的应用加强了知识间的联系,对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系统具有促进作用,他能够将学生对知识的孤立的印象转变为对数学单元系统的整体认识,还能够让学生懂得一个学期内各堂课之间的设置是具有关联性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用不同符号、颜色、形状来对思维导图中不同的重难点内容作出区分,避免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

教师应注意这一点,为学生营造颜色丰富、形状多样、形式生动的思维导图,避免产生混乱和疲劳感。
        (二)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知识的整理和复习是很多教师都不可回避的问题,在每个单元每个学期复习阶段,思维导图是开展复习和知识整理的重要手段。在一个学期内,很多学生的学习内容非常丰富,他们除了对课本知识进行学习以外,还会在应用题接触简便算法,知识拓展等方面接触很多知识,但最终考试只会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在这一阶段,为了让学生对考试内容更加在乎,提升考点的敏感性,教师可以用思维导图将考点内容以一定的逻辑形式来展现出来。以三年级下册的复习为例,教师可以先提问学生对本该学期学习印象最深的一节课是哪一节?经过学生争先恐后的抢答,有的说是面积,有的说是各种图形的性质,然后教师可以将面积作为主题制作的第1张导图,让学生根据面积这个词来去拓展更多有关面积的数学专用专用术语。比如正方形的面积、长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以及表示面积的单位,比如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第2层由这些专有名词来拓展更加多的知识,比如1平方米等于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等于100平方厘米。又比如正方形面积、长方形面积。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可以改善以往复习课的枯燥乏味,也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性,使学生在发言中获得对自己知识掌握情的检验,提升复习课的效率。
        (三)巧用思维导图建立数学错题集。思维导图的应用不单单是在课堂讲解和课程复习过程中,还包括错题的归纳归类错题集或者说是错题。小学数学教师要求学生整理错题,让学生将错题抄下来,以及错误答案、正确答案、正确算法全部列到一张纸上,是为了让学生警惕错误,学会正确解答方法,总结自己出错原因,以及避免再次出错。其中有一些技巧可以用思维导图来进行合理应用,提升错题集的利用效率。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将一个错题本中的同类错误或者是同一内容的错误分别归整到一起,比如因马虎造成的题目放在一起,用错公式的放在一起,步骤出错的放在一起,或是有关正方形面积的放在一起,有关长方形面积的放在一起,有关混合运算的放在一起[3]。这样的归类可以让学生在观看自己错题的时候有一个简单大概的认识。同时,还有利于他们对同一类同一种错误造成的多种错题,来进行专门的改正研究,从而将错题转变为自己擅长的题目。
        结语:思维导图的研究和实践,让笔者深深感受到思维导图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来说是一个较为有效的学习和教学方法。对帮助学生掌握和梳理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积极性,并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开发智力,使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发现学习乐趣。
        参考文献:
        [1]解帅.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尝试[J].新课程,2020(40):174.
        [2]董文涛.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山西教育(教学),2020(09):19-20.
        [3]李惠巧.关于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读写算,2020(25):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