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4期   作者:潘群
[导读] 学生从小就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潘群
        合肥市元一名城小学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学生从小就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学校和教师应将德育工作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好的品德习惯。如今网络化时代,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搜索解决问题,学生通过网络学习,现在的教学也与网络的联系日益紧密,学生,家长,教师以网络,手机联络方式作为接收和发送信息的平台,也帮助便利了学生的学习和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也帮助了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同时也面临着自律和自控力的问题。小学生除了利用网络来学习知识外,大量时间用来沉溺游戏,视频等娱乐内容中,长此以往就偏移了重点,使学生养成了不好的习惯,网络信息繁杂,良莠不齐,使学生容易接触到不好的言语,看到不好的行为,潜移默化中无法判断正确与否,盲目跟随模仿网络用语,网络行为,道德品质受到影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问题面临着重大的问题,因此分析存在出现的问题原因以及如何采取对策解决问题是当前小学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小学德育工作问题;网络时代;问题对策
        引言:小学学生在当前互联网时代接触最多的就是手机和电脑。因此要从手机和电脑网络设备着手分析,发现总结学生接触网络信息的方式,习惯,以及受到的影响,从而借助外界环境和家长教师的监督教育来辅助解决出现的问题。
        一、分析不同年龄阶段小学生的道德形成
        现在家庭家长为了给学生好的生活学习环境,给学生配备电脑,手机,电视,无线网络,本意是想给学生提供先进的学习设备,除了课本知识外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学习到更多课本以外的知识,更全面,更丰富,更广泛,使学习变得有趣,看到有趣的事物,劳逸结合,使学生不光学习书本知识,还使生活学习更加丰富,使学生乐于学习。但在实际的学习教育中,产生了其他的影响。 6-8岁(1-3年级)的小学生还处在他律阶段,服从规范纪律,例如:这个阶段的小孩子在接触网络时,观看到一些动画片,会模仿里面的小动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家长这时候告诉他这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学生就会听从教育,不再跟随模仿。随着年龄和年级的增长,学生进入自律阶段,9-11岁(4-6年级)的小学生,可以简单判断是非,把规则看为是灵活的,可以协商的,超越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但是学生这个时期对事情事物的判断还是不成熟的。[4]
        二、探讨网络时代学生日常生活中受到的影响
        现在的小学生在学校和家里都会经常手机伴随身边,除了完成作业,利用网络学习,班级沟通之外,有些小学生已经违背了手机用来学习的用途,有的小学生将手机带到学校,或是在家里,用手机来玩游戏,看电视,使用微博,QQ,为了这些忽视了学习,不按时完成作业,沉迷网络,熬夜玩到很晚。上课的时候不能集中精力,打瞌睡,精神状况不佳,有的学生因为接触到网络上的信息,依赖手机,除了玩手机觉得无事可做,离开手机就会觉得无所适从。

现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也成了普遍,小学生也会观看到一些视频,里面的内容是任何人都可以拍摄制作,上传的,所以并没有统一的规范,小学生在看到的时候无法正确的判断是非对错,会在潜意识里认知是对的,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学习中去模仿言行。而电脑上的网络游戏形式众多,小学生还不知道有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对一些言行,道德还不能正确判断,一些内容激烈,暴力的游戏使学生的心理性格都受到严重的影响,变得性格暴躁,脾气古怪,与同学之间容易产生冲突,争执,打闹,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互助,团结。还有一些小学生痴迷于追星,陷入盲目追星,接触一些粉丝之间的争吵,使用大量不合符道德的言语相互攻击等,对小学生的品质造成不良的影响。
        三、解决网络时代小学生道德受到影响问题的策略
        小学班主任在学校和班级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将伴随小学生的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首先,班主任应给小学生制定规范,不提倡或者强制学生不许带手机进入学校,告诉学生让学生明白手机电脑等网络设备使用不当会对学生的成长和学习产生负面的影响。根据学生自身情况来进行思想工作,明确告诉学生使用手机和电脑的底线,只可以用来搜索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学习,不可以用来玩游戏等。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每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组织道德培养的活动,告诉学生品德的好坏,言行的对错,与学生沟通,引导学生培养好的兴趣爱好,读书,画画等,好的爱好可以帮助学生远离手机电脑等网络设备,陶冶情操,学习特长技能,形成好的道德品质。班主任还应教导学生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学习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错误使用网络设备会影响作为新时代小学生应具备和形成的品德。此外除了在学校以外,小学生放学从学校回到家里,这些时间学生是不受学校和班主任的管束的,班主任应召开家长会,提前告诉家长在学生的日常生活陪伴中应该怎么去正确的引导,督促和教育,采取正确的方法,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切不可强制要求学生去做什么,家长应从自身做起,父母使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也应少看手机电脑尤其面对孩子的时候,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此外家长应该控制学生上网使用手机电脑的时间,周末也要督促学习,复习学到的知识,不能把所有时间都用来娱乐,家长给学生的手机中软件开启青少年模式,如果无法避免使用,应确保没有危害小学生心理的软件,制定使用时间,不能完全交给小学生自己来使用。[2]
        结束语:
        在小学的教育中,班主任应即使和家长进行沟通,家长也要告诉班主任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随时关心学生的成长问题,心理问题等。学校和家庭共同给学生提供一个积极向上,健康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教会学生正确合理的使用网络设备,健康上网,培养优秀良好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李金全.论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8,000(031):182.
[2]姬大卫.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新校园:阅读版,2018,000(002):P.175-175.
[3]杨金亮.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000(004):325.
[4]卢晓雯.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新作文:教研,2020,000(005):P.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