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效果的方法 赵昌松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赵昌松
[导读] 预习的作用就相当于为文章加标点符号的作用。

湖北省公安县裕公中学  赵昌松  434305

摘要:预习的作用就相当于为文章加标点符号的作用。通过预习,学生会对接下来的课文有了大致上的了解,预习的作用就在于它可以将学生不懂的知识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记忆,在课上认真听老师讲解,达到为自己解决疑惑的目的。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正确预习,充分掌握所学知识以及增强自信心,让学生愉快的学习,减轻了学习的压力。学生也能够从多角度理解课文的内容,对老师全盘讲授有一个充分的理解。
关键词:探索提高 小学高年级语文 课前预习效果 方法
        引言:新课标提出要以学定教,根据这一理念,我们要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基础进行指导教学,体现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就是要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课文,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指导教学,而不是输入式教学法,但是传统教学模式下,部分学生和教师并没有重视,教师不教授预习方法,学生在预习时也是读两遍草草了事,或者根本就不完成。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一些具体的指导意见,希望学生在课下能够顺利完成预习任务,并通过团队协作进行督促和指导,还可以提出疑问。运用合理的方法进行预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也有帮助。
        一、课前预习需遵循“由易到难”原则
        预习的时候要先预习简单的,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这样在预习之后会有很大的收获。在预习字词句时,可以将优美的词语画个圈圈,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看到优美的句子时,也可以用线划出来,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词,要用字典查找出来词的音、形、义,并将注释写在这个字、词的旁边,便于在阅读中理解词语,加深印象,学生得到更大收获。
        二、做阅读笔记
        “读”只是一种了解途径,“写”才能够体现一个学生的文学思想以及理解能力,我们在阅读一篇课文时,不仅要能够通读文章,更要将对文章的理解和自己的见解批注在相应地方,学会做阅读笔记,不仅能够使自己更好理解文章,还能够使自己在复习回顾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对于提升自我的阅读能力很有帮助。教师要鼓励学生在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自己的疑问,一个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说明他们进行了思考,应该表扬。
        三、做好有关小学语文知识链接的预习
        要做好相关语文知识链接的预习。目前,同学们获得知识的途径不光是图书,还有视频,网络等等,老师在引导学生预习的时候要尽可能地找一些同学们感兴趣的知识点,这样在预习的过程中,能培养学生的收集和信息处理的能力,又可以加深对文章的印象。
        四、课前预习有着明确的目的
        学生带着目的性去进行学习,无非对他们的学习有着很重要的帮助。小学语文课程往往会有一定的难度,也不容易被小学生们理解。


学生需要在课堂上有效地学习知识,才能够跟上老师的教学节奏,教学任务才能够及时完成。首先,教师应当给予学生预习的任务,让他们带着一定的目的去熟读课文,比如,让他们寻找段落大意以及中心思想句,这样目的性的去预习才能够达到他们想要达成的要求,才能够在系统的文章中定性的去寻找他们想要的知识点。其次,我们应该让学生提高词汇量。老师引导他们将不理解的话标记出来。以及有明确性的摘抄有内涵的诗句。最后,教师应当给予学生目的性的阅读单元结束的篇章,阅读单元往往是具有归纳性的。让他们系统的去总结这一部分文章所体现的中心思想,可以让学生的预习变得高效。
        五、团队合作,共同预习
        马克思说过“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能有个人自由”,有些预习任务对于小学生来说凭借个人能力难以完成,此时,教师可以安排小组共同预习,通过团队的力量进行互补,通过团队预习的形式也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好学生的综合素质。合作预习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以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解决,还有就是针对一些有难度的文章,可以进行分组预习,提高同学们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的组成可以根据平常的学生语文成绩进行分类,在小组合作预习中,教师应要求每位学生都进行发言,团队遵循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相互竞争,个性发展的原则,既尊重每位学生的预习成果,又让学生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借鉴,共同完成预习任务。在团队预习中,还能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对于自主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是一种监督,可以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在与同学的合作中,往往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之间的竞争合作能够营造一种轻松高效的学习氛围,对于思路的开发也很有帮助。
        六、建立有用的评价机制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不具备良好的自控能力,教师可以通过预习内容的布置,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工作。并要建立相关的评价机制,对学生预习内容进行审查,依靠客观的方式给予学生进行学习效果的评价。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以竞争的方式,在课下对自己学习内容建立一个小目标,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向着小目标努力,从而养成自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结束语
        总而言之,课前预习是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环节,同学们只要好好进行课前预习,就可以很容易地知道并且掌握文章的知识要点。同学们进行良好的课前预习,使学生学习目的清晰明确,也可以使学生获得学习语文的信心和成就感,老师的教学任务就会减轻一点,老师要帮助同学们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魏健康.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策略[J].教育革新,2019(10):56.
[2]王朝霞.小学语文课前预习“五步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3):35.
[3]王豫珺,刘孝才,谭清,何晓慧,姚凤珠,程巧丽,汪二虎.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指导的研究[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八卷).:《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7:425-4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