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实践可效性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马翠翠
[导读]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课堂实践教学活动,帮助小学生明确认知、增强意识。一方面,深入学习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一方面,高效探究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帮助学生在小学数学学科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广西宾阳宾州镇七里完小  马翠翠 530400

摘要: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课堂实践教学活动,帮助小学生明确认知、增强意识。一方面,深入学习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一方面,高效探究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帮助学生在小学数学学科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培养数学核心素养。本文对其概念、前提进行分析介绍,并从三个方面阐述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白板应用;课件制作;作业练习
        引言:在信息化社会的影响下,教育领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各种网络教学手段被应用到了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在此背景下,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教育的要求以及小学生的学习要求,因此,为了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教师、教育部门要紧跟时代的节奏和形势,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实施教学活动,并对其进行深入学习和挖掘,实现高水平的教学目标,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全方位的促进学生个人核心素质的提高。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实践可效性的概念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以实现开发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培养数学意识、锻炼数学能力的目标,进而促使小学数学教学具有实践可效性,全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培养出时代发展需要的优秀后备力量。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实践可效性的前提
        (一)具备良好硬件设施
        学校要建设多个具有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条件的教室,保证教育资源的正常使用,保证硬件设施达标。与此同时,学校也建立健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的运行制度,保证教学活动、教学研究顺利开展、科学组织、高效管理,以保证教师的数学教学进度逐步推进,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二)具备充足师资力量
        要想促使数学教学活动实践可效性充分显现和全面提升,发挥推进教学的重要作用,就需要在实施教学活动时,要有专业数学教师,且均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教师要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对数学知识、计算机操作等等都要有高超的应用和操作水平,具备将数学知识与信息技术有效融合的技能,拥有远程、上机、实操等能力。
        三、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实践可效性的策略
        (一)应用白板教学,创新教学形式
        在实践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影响越来越的巨大,教师运用电子白板开展教学活动,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因此,教师要灵活运用数学学科的内外资源,运用电子白板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完成教学形式创新工作,促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能力。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库存功能,可以为数学课堂时教学提供巨大资源,比如,在进行课堂导入、课堂教学、课后拓展时,都可以利用资源库中的内容,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一课时,在课堂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中的资源库,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
        (二)应用信息技术,制作教学课件
        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为了增强实践可效性,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作为数学知识处理的工具。首先,将生活中的数学元素、数学知识等进行编辑、整理、搜集,作为教学课件内容积累,促使教学课件内容丰富、多样、真实,提高代入感;其次,将数学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知识,促使小学生的探究意识被激发,进而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后,将数学知识与信息技术有效融合,制作出贴近教学内容,发散学生思维、调动学习兴趣的教学课件,进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率。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条形统计图”这一课时,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来作为计算、制图、数据处理的工具,进而帮助学生深入学习“条形统计图”相关知识,提高小学生的观察、分析、思考能力。
        (三)创建评价平台,完善作业练习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多是重视课堂教学评价,而忽视了作业练习评价,这样做既不利于小学生夯实数学基础知识、建立数学思维;也不利于小学生培养数学意识、养成作业习惯。因此,为了改善这种教学现状,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可效性,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建作业评价平台,帮助小学生完善作业练习、进行实时作业评价,帮助小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完成知识巩固等,全面提高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首先,教师可以创建班级内网,在内网上建立数学作业模块,可以进行作业布置、作业批改等工作,促进小学数学作业练习信息化。其次,教师运用微信、QQ、钉钉等等电子设备终端软件,与学生建立及时沟通,及时解决数学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最后,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传输和存储功能,将作业错题、难题进行归纳整理,制作成微课的形式,回传给小学生,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反思,及时改正错误,提高作业练习效率。
        结语:
        总之,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数学教学活动,已成为小学阶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创新的必要手段,需要教师、学生进行高效配合,充分挖掘二者衔接的作用与价值,践行数学教学实践可效性作用,进而有效提高数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建华.巧用多媒体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研究,2009,(4).
[2]吴吉成.巧用多媒体,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小学教育,20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