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情境创设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9期   作者:张颖
[导读] 情境教学需要将知识与生活现实密切联系起来。在初中物理课堂中,教师创造合乎情理的物理教学课堂情境,能够使学生更直观地认知物理的本质,领悟相关的物理学概念,

        张颖
        河北省唐山市第五十四中学  063000
        摘要:情境教学需要将知识与生活现实密切联系起来。在初中物理课堂中,教师创造合乎情理的物理教学课堂情境,能够使学生更直观地认知物理的本质,领悟相关的物理学概念,理解掌握物理学的内在规律,进一步锻炼初中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技能。相当多的初中物理知识难以理解,还有许多物理现象十分抽象,学生认识和理解起来也是很困难的。所以,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该尽量想方设法地把这些抽象的理论知识生动化、形象化。在设计物理情境,展示物理现象过程中,认识内在本质,进而达到锻炼初中学生洞悉观察事物的能力和理解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情境创设;策略
        引言
        初中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立足学生的角度思考情境创设策略,帮助学生尽快理解物理知识。教师在课前应当对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梳理,遵循物理知识的内在规律展开教学,从而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构建牢固的知识体系,并定期检测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为学生提问提供载体,教师在引导过程中,使学生深入理解物理知识,满足初中物理的教学目标。
        1通过讲述物理历史故事创设故事化教学情境
        从教材内容和实际情况出发,应用一些与教材有关的物理小故事和成语等进行情境创设,让学生对故事中的信息产生浓厚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宽松、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轻松、愉快的学习方式去学习,促进学生主动探寻故事里包含的物理内容,有效掌握物理知识,更好地解决问题,调动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仍以“浮力”这节课为例,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阿基米德的故事,给课堂增趣;在教学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中的“机械运动”时,教师可以讲述二战中飞行员抓取子弹的故事,自然引入主题学习;在教学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下册中的“力学”时,教师可以讲述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启发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求知欲望等。在教学中,教师有选择性地创设这样的情境,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又如,在教学人教版教材九年级全一册中的“电磁感应现象”这节课时,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让学生体验形成自然界的事物不是单独存在的经历,理解事物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介绍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物理学史;(3)注重科学精神内涵、勇于探索的精神。按照课程目标要求,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给学生介绍法拉第的生平,以及他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过程和他坚韧不拔的意志。为了生动、形象地介绍,教师可以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播放相关内容,让学生有一种角色互换、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觉。在课余时间还可以让学生观看、了解中学物理有关这方面知识的其他案例,这样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2通过仿真物理实验室创设实验情境
        为了能够有效开展实验教学,将实验室带入课堂,可以通过仿真物理实验室V3.5软件创设实验情境。例如,在教学教材九年级全一册“欧姆定律”时,因为内容涉及到通过改变变阻器的电阻大小来改变并联或者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的大小,进而算出不同的欧姆定律值。教师可以运用仿真物理实验室V3.5软件,将电流表、电压表、小灯泡、滑动变阻器开关等虚拟元件带入课堂,将电路按照题目要求连接好后,再点击软件的自动生成功能,在电路实物图的旁边自动生产了电路图,以上步骤只需要两分钟即可完成,减少了传统板书的时间。随后,教师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在虚拟电压表和电流表中得到不同的电压和电流值,进而算出不同的欧姆定律值。这种教学方式与PPT教学相比,更加具有动态化和可视化的特点。

当前,不只是电学实验,如物质变化一类的实验,教师也可以通过此软件展示水分子蒸发为气体的慢动作,以及冰块中水分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情境,让学生从微观层面上观察物理变化。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物理课程教学的时候,想要为学生构建良好的问题教学情境,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来展开。在以往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构建问题教学情境的时候,往往都是通过教师口头表达问题来实现,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展开分析,从而进行课程学习。这样的问题教学方式,虽然可以形成一定的问题教学情境,让学生进行知识的探讨,形成一定的知识与能力。但是这样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比较枯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容易形成一定的思路,长此以往,不利于激发学生对于课程的热爱。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多媒体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如在教授《声现象》的时候,这节课程主要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声波,并知道声波是怎么形成和传播的,从而懂得区别不同介质中不同声速和传声本领不同。针对这样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声波实验教学视频。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制作教学视频的时候,采用多个实验教学视频,然后再让学生根据教师所给出的教学视频进行分析。通过这样的方式,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更加投入到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中,同时结合多媒体教学视频,让学生感受到更加生动和立体的画面,从而更加享受课堂教学的氛围和气氛。
        4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时,还需善于联系生活因素,促进二者之间的良好融合,以引发学生的共鸣之感,提升学生在物理课堂中的积极性。对初中生而言,其好奇心是非常强的,在此阶段也尤为利于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而通过联系问题情境与生活实际,则利于促进学生探寻日常生活之中所包含的诸多物理现象,让学生对生活之中的一些物理现象产生疑惑之感,这样才可提升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热情,让学生能够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更为深入的掌握物理知识。同时,通过此方式也利于提高初中生的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让初中生能够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双重进步。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提出关于生活方面的问题,来创设问题情境,以此来引发学生思考。如可提出:当我们坐在行驶的火车中时,为什么道路两旁的树木会向后退?为何将筷子插在水中会产生“折断”现象呢?这样则能够充分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感受到原来在生活之中也处处包含着物理现象与物理知识,这样则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更具探究兴趣,主动去探究物理知识的本质,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在初中物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提升初中物理课堂综合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中物理教学实践经验证明,在教学中创造合理教学情境,可以培养初中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的具体操作中,情境的设置一定要把要求学生学习的课题技巧性地融入形形色色,适合初中生实际知识面的不同事物之中。这样就能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由表象深入本质,由简单到复杂,进而达到掌握规律,学到方法,提高物理教学效果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久益,王淑臻.浅谈问题情境模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10):183-184.
        [2]徐恬.浅析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J]课程教育研究,2018(25):177-178.
        [3]王桂华.情境分析,案例指导——从新角度提升初中物理教学质量[J]湖南中学物理,2018,33(04):7-8.
        [4]马德平.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