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曙光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月亮湖小学 247100
摘要:教学策略原指教学心理学术语,后延伸到教育教学领域就是指在特定教学情境中为完成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认知需要而制定的教学程序计划和采取的教学实施措施。从其概念上得知数学策略涉及师生两个主体,关系着教学目标,学生认知、教学计划与教学措施等诸多方面,是一个复杂而极具挑战性的内容,应该引起教师们的重视。基于此,本文以小学数学课程为例,探究有效的数学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探析;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等特征,贯穿九年义务教育全阶段,在提升学生数学基础,综合能力;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与逻辑能力;养成学生科学严谨态度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因为学科自身的难度,学生理解能力差、教师教学水平有限等因素让学科教学陷入了困境,亟待改善,为此笔者发挥教师素养,进行了多方探索,寻找教学有效策略,终有所获,如下所示:
一、兴致最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自主前进的动力。当下,学生缺少学习兴致的现象普遍存在,具体表现为上课胡思乱想,课堂走神、闲谈,课下不积极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也不做预习和复习任务。基于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建议:走进学生、亲近学生、了解学生,寻找他们的兴趣点,满足他们的认知需求,重新唤醒他们的学习兴致。
在学习《元、角、分》这一课内容时,笔者研读了教材之后,制定教学目标之前考虑了学情:一年级的学生喜欢新颖的事物,也愿意配合教师教学行为,但他们自控能力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容易被外在事物所诱惑。分析完学情后,笔者制定了难易程度相当的教学目标,确保学生稍加努力就能达到;设计了多种教学活动,包括小小商店游戏、人民币认读活动、多媒体展示环节等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在小小商店游戏中,笔者与孩子们达成了一片,玩到了一起,寓教于乐,在玩中教授了数学知识,完成了教学任务。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分析了学情,了解了学生当下的学习优势与劣势并制定了符合学生口味,认知需求的教学目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致,燃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习惯也重要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提升学习效率;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创新能力,让学生受益匪浅。基于此,笔者会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授学生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鼓励学生用到学习中,发挥学习习惯的作用。
如,在学习《认识11-20各数》这一课内容时,笔者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为: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与“个位”,认识计数器并能正确地书写11~20各数。为了顺利、高效地完成这一教学目标笔者提前布置了预习任务,让孩子们自己阅读教材,明确教学重难点并要求孩子们用笔写下自己的阅读心得,圈画出自己的困惑,这样在听课的时候才能有所侧重。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能养成听课的好习惯,能自我监督、自我控制,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参与到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习得新知识。此外,具备问题意识,有解决问题的意愿与创新意识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良好学习习惯,是笔者今后培养的重点内容。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认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对顺利开展教学工作十分重要,因此会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以期能做好数学教学工作。
三、环境是条件
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民主的、和谐的、积极的、向上的学习环境能发挥集体带动个体的作用,让学生健康积极的成长,反之亦然。基于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建议:教师要学会创造优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接受环境的熏陶,感知环境的美好并尽可能维护良好的学习环境,成为大环境中的一员。
如,在学习《认识图形(一)》这一课内容时,同学们需要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养成观察、现象、表象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建立起空间观念。因此,在教学实践开始之前,笔者就在教室里张贴了众多的图形,有长方体、正方体、还有圆柱和球等,帮助学生初识图形。因为颜色鲜艳且图形多样,一下子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为之后的教学活动奠定了基础。等到教学活动开始后,没等笔者提醒,孩子们就认读了立体图形,学到了新的数学知识。当然,除了教师做出努力外,笔者还联合家长力量营造了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即让家长们发挥自身的引导者、监督者职责,让孩子们预习教材文本内容,认读各种图形,具备图形意识。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营造了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还联合家长建立了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受到环境的熏陶,最终习得了新知识,值得肯定。
综上,笔者担任小学数学教师以来认识到了数学学科的价值以及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发挥教师素养,探究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如上所示,以期能真正促进学生发展,做好数学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冬娟.新课标下数学教学的思考[J].成才之路,2009(01).
[2]赵才.回归本真——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漫谈[J].内蒙古教育.20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