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本理念下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策略浅析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9期   作者:   施丽强
[导读] 本文中的生本理念注重从学生的角度入手,让学生真正扮演起初中物理学习的发现者、探究者的角色,让他们运用个人的物理知识,生活经验以及多种能力,
        施丽强
        新疆乌苏市第二中学833000
        摘要:本文中的生本理念注重从学生的角度入手,让学生真正扮演起初中物理学习的发现者、探究者的角色,让他们运用个人的物理知识,生活经验以及多种能力,完成相应的物理问题,促进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提升。本文注重从生活教学、自主探究、合作教学以及实践教学四方面进行解析,并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搭建展示他们思维的舞台,并结合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针对性的引导,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掌握物理的学习方法,最终达到增强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关键词:生本理念;初中物理;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在现阶段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并不注重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的舞台,而是将教学的重点集中在知识的讲授方面,并不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物理学习方法,导致部分学生初中物理学习的积极性被严重的消磨,甚至有部分学生产生厌恶学习物理的状况。为此,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开展相应物理的授课,并在此过程中,创设最为接近学生认知的授课模式,真正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习的趣味性,并获得物理学习的成就感,促进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增强,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一、运用生活教学法,拉近物理心理距离,提升物理知识理解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生活现象,调动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并在此过程中,适时地融入相应的物理知识,从而在拉近学生与物理之间心理距离的同时,真正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兴趣的作用下,积极地思考物理问题,提升他们的物理知识理解能力。
        例如,在讲授《压强》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引入生活情景,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并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入物理学习的探究过程中,真正拉近物理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并在此过程中,促进学生物理知识理解能力的提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从以下四点入手。第一点,引入情境。在开课后,教师邀请力气大的学生到讲台,单手握鸡蛋。学生费九牛二虎之力,鸡蛋仍旧纹丝不动。与此同时,教师用筷子,敲击鸡蛋。在鸡蛋上,随机出现一个裂缝。第二点,提出问题,引入教学。在上述情形发生后,教师询问学生:“为什么单手无法将鸡蛋握碎,而轻轻用筷子,即可将鸡蛋敲碎?”学生好奇心瞬间被调动。教师适时地引入初中物理压强知识。学生全身心融入到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第三点,展示成果。在此部分内容讲授结束后,教师邀请学生回答上课前引入情景时出现的问题。生一说:“单手无法握碎鸡蛋是因为手与鸡蛋的接触面积大,而鸡蛋承受的压强小;筷子之所以可以敲碎鸡蛋是因为筷子与鸡蛋之间的接触面积小,而两者产生的压强大。”通过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教师不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真正带着问题,走入物理学习的过程中,真正让学生构建物理知识与生活现象之间的连接,提升他们的物理知识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采用自主探究法,提供自主探究空间,提升学生综合思维力
        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出设综合性的问题,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物理现象进行探究,真正增强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状况,适时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向,从而更为准确地探究相关的物理问题,让学生获得更为完善的物理综合思维,获得良好的自主探究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惯性》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自主探究的方式,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并在此过程中,并适时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让学生从多角度,探究物理问题,真正促进他们综合思维能力的提升。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注重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点,出设问题。教师出设如下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教师同时旋转一个生鸡蛋和一个熟鸡蛋,并让学生根据具体的旋转状况,判断哪一个为生鸡蛋,哪一个为熟鸡蛋。第二点,实施引导。

为了提升学生思考的方向性,教师引导性地对学生说:“你们可以从摩擦力和惯性两个角度进行解析!”第三点,巡场观察。为了提升后进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时时关注学生的讨论动态,并适时地对他们的思维进行引导,真正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更为具有科学地思考此项问题。第四点,展示成果。在大部分学生自主探究结束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探究成果。生一积极地举手说:“结合教师的引导,以及联系相关的初中物理知识,我发现熟鸡蛋的旋转时间较长。首先,熟鸡蛋蛋清与蛋黄融为一体,不用克服自身的摩擦力。其次,熟鸡蛋比生鸡蛋要重,具有较强的惯性。正是由于以上两点,我可以判定熟鸡蛋旋转的时间较长。”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自主探究的方式,并出设综合性的问题,真正提升学生解决初中物理问题的思维能力。
        三、使用合作教学法,搭建物理交流平台,提升学生实验探究力
        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创设开放性的物理实验,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问题进行探究,真正提升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为了达到以上教学效果,教师可以运用合作教学法,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并在此过程中,为学生搭建自主交流的舞台,真正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物理问题,提升学生的的实验探究能力。
        例如,在讲授《声音》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合作教学法,让学生思考声音产生的条件,并让他们运用实验的方式,予以证明,真正促进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提升。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注重从以下几点执行。第一点,准备实验工具。教师准备如下实验工具:钢尺、小鼓、胶带、细绳、激光灯。第二点,划分小组。在小组划分的过程中,教师注重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第三点,出设问题。教师出设如下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你们如何证明声音是由震动产生的?可以运用具体的实验予以证明!”第四点,展示实验。教师运用文字的形式,对学生的实验进行简要说明。有些小组的学生弹动钢尺。钢尺在发出声音时,震动;在声音消失时,静止。这说明钢尺的震动产生声音;有些小组的学生将激光灯打开,并绑在小鼓上。当小鼓震动时,激光灯随之而动;将小鼓静止时,激光灯随之静止。这说明小鼓的声音是由震动产生的。
        四、巧用实践教学法,构建物理实践舞台,提升学生动手操作力
         初中物理教师可以运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完成相关器具的制作,并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学生物理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选择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让学生进行操作,真正激发他们思维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并将此运用与实践过程中,促进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讲授《力的测量》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实践操作的方式,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教学,并准备如下的工具:纸板、铅笔、橡皮筋、挂钩等。与此同时,教师引导性地对学生说:“你们可以观察手中的测力计,并联想工具的特点,手工制作测力计。”通过运用这种方式的授课,教师既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又让他们将个人想法运用于实践中,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增强。
         总而言之,在生本理念下构建初中物理有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在深入解读教学内容的前提下,真正地转变原有的授课方式,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和学习技能,促进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国存.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物理.2017(10)
        [2]杨惜春.提高初中物理常态课有效性的几点做法[J].教师.2016(22)
        [3]马张飞.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