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9期   作者:吴胜明
[导读] 现如今,教育教学正处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势和背景下,这就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全新的任务和要求,需要对教学观念、方法、
        吴胜明
        武山县洛门镇百泉小学   741300
        摘要:现如今,教育教学正处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势和背景下,这就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全新的任务和要求,需要对教学观念、方法、模式等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和创新,以继续发挥和展现数学学科的育人功能。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并从改革传统教学观念、积极引入信息技术、积极构建学习小组、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科学设置教学评价五个维度出发,来分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具体方法和科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创新
        新课改的推进促进了新课程标准的提出,要求广大教师转变落后的教学行为和方式,调整课堂教学的结构和体系,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状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面对全新的教育形势和教学要求,每个小学数学教师都应当主动地去革新观念和思想,把握新课标的理念,在现实学情上展开深入的探索,以实现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的运用,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境界。
        一、改革传统教学观念,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观念是行为的指引,教学观念的确立则直接影响着具体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行为的产生,所以要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要从根本上进行观念的转变。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摒弃“师道尊严”、应试教育等传统观念的束缚,全面地落实以生为本的全新理念,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尝试以真诚的态度、亲切的话语来和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和交流,打开学生紧闭的心扉、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出自由、宽松的教学氛围,消除学生对数学的抵触情绪和消极心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例如,在教授《四则运算》时,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由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们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思维发展受到影响,甚至会使学生厌烦数学学习,所以,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首先,笔者会主动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与学生之间拉近距离,然后,笔者在课堂中设置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有更多的空间消化知识。随着笔者教育教学模式的改变,师生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完善,学生对数学学习重新唤醒。这样,笔者通过改革传统教学观念,建立融洽师生关系,消除了学生的抵触心理。
        二、积极引入信息技术,革新知识呈现形式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育信息化发展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和趋势,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实现了有效的应用和普及,可以直接促进知识呈现形式的革新,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所以,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和教学能力,善于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设备来辅助课堂教学,以实现对数学知识的动态化加工和处理,再以图片、动画、视频等形式呈现出来,营造出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从视觉和听觉等多个层面来刺激学生的感官,优化学生感性认识,不断加快学生的知识理解。
        例如,在教授《圆柱与圆锥》时,本节课程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十分考验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但由于该阶段学生正处于各项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所以,笔者决定引入信息技术,增强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上课后,笔者先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了几组有关圆柱与圆锥的图片,让学生尝试观察这些图形的结构,并从中理解圆锥与圆锥等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随后,笔者再通过信息技术对圆柱与圆锥进行分解,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逐渐提升,课程教学进度更优。这样,笔者通过积极引入信息技术,革新了知识呈现的形式,加快了学生的知识理解速度。
        三、积极构建学习小组,提高学生参与范围
        小组的构建是实施合作教学模式的直接路径,它可以直接改变学生间的关系、优化学生学习的状态,从而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实现全面的发展和成长。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转变统一性的授课方式,推进小组合作教学方法的实施。

首先,教师要对全班学生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把握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而依据科学的标准来进行小组的划分,保证每个小组有4-6名成员;其次,教师应该设置任务来作为驱动,促使学生主动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互动和交流,拓展学生的参与范围,活跃教学的氛围,最终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授《分数》时,本节课程笔者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法展开教学,上课准备阶段,笔者将学生分成了多个小组,每个小组5人,小组成员划分好后,笔者再围绕课程内容为学生布置探究任务,这时,笔者会给予学生充足的讨论空间,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另外,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笔者会在各组中巡回,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这样,笔者通过积极构建学习小组,提高了学生的参与范围。
        四、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发展学生应用能力
        生活是知识产生的源泉和最终运用的归宿,让数学教学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同时也是发展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关键所在。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全面、客观地去拓展教学的范围,延伸教学的思路,将现实生活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并主动从生活中挖掘、搜集各种与学生生活经验、已有体验相关的案例和素材,进而融入到实际的数学教学中去,以实现生活情境的创设、实践任务的布置,促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无处不在,并能够主动利用所学数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得到真正的发展和提升。
        例如,在教授《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本节课程的内容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笔者融入生活元素展开教学。首先,笔者引入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然后,笔者再让学生结合已学知识对数学问题进行求解,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会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分析问题,以促进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这样,笔者通过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发展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科学设置教学评价,巩固数学教学效果
        评价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和替代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和行为的直接反馈,能够实现对教学效果的巩固、优化和提升。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充分重视教学评价的设置和优化,改革传统以成绩为标准的单一评价模式,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全面化发展为评价的出发点,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多元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最终结果,以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促使学生可以从中受到鼓舞,树立起强大的学习自信,进而产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助力教学效果的优化。
        例如,在教授《分数乘法》时,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忽视了课堂评价环节,实际上,课堂评价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如,笔者通过课上评价,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针对学生的作业评价,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入的形势下,各个学科教育教学都应当进行适应性的改革和创新,以满足全新的教学要求,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需要真正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握课程改革发展和变化的趋势,明确全新的教学要求,基于现实学情来展开思考和探索,通过改革传统教学观念、积极引入信息技术、积极构建学习小组、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科学设置教学评价等策略的运用,来全面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转变和升级,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最终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闫静波.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研讨[J].黑龙江科学,2017,8(23):140-141.
        [2]王小磊.浅析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之路[J].中国校外教育,2017(31):117+119.
        [3]焦维军.谈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J].甘肃教育,2017(13):105.
        
        个人简介:吴胜明,生于1968.09,男,汉族,甘肃天水人,1989年8月参加工作,毕业于兰州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本科学历,中小学高级教师。长期从事中小学语文、数学的教学工作,现为武山县洛门镇百泉小学教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