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段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9期   作者: 彭晓龙 蔡婷婷
[导读] 数学计算历来是学生学习并应用数学的一种基本能力,特别是新课改所指出的,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我国小学数学学科的重要任务之一,
        彭晓龙 蔡婷婷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淮口五星学校 610404
        摘要:数学计算历来是学生学习并应用数学的一种基本能力,特别是新课改所指出的,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我国小学数学学科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学生具备较强的数学计算能力,将在接下来的数学学习中受益匪浅,因为小学数学计算涉及到大量基础性理论,如整数、小数计算及其混合运算等,所以夯实计算能力正是学好数学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计算知识;审题习惯;日常生活
        引言:众所周知,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前提,无论是基础还是高级数学,计算能力都是学习数学学科的基础,特别是计算能力的养成是一个长期过程,所以可以说培养和提升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必要任务之一。精准而高效的运算能力,直接决定着学生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的效率和质量,但计算需要涉及大量的数学公式和逻辑推导能力,而且运算过程“牵一发动全身”,需要学生在计算中消耗大量精力和时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强调对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培养,使学生在运算过程中能体会到计算的乐趣和成功感。本文就如何进行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希望能给广大教育界同仁带来启示。
        一、指导学生掌握基础数学计算知识
        众所周知,理论是实践的指导,学生如果想要将计算题算得准确无误,首先要学会运算的法则、性质、公式等理论,如通过整数除法算式让学生掌握倍数和因数的关系和含义,并且使学生在数的倍数和因数运算中认识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也只有指导学生真正掌握了计算基础知识,学生也才能够将理论在运用在实践中并得出正确答案。
        例如,我为学生讲解的《倍数与因数》这一课,课上我首先着重讲解课程基础知识,如倍数是一个整数能够被另一个整数整除,而这个整数就是另一整数的倍数。因数指整数a除以整数b(b≠0) 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就是指b是a的因数。而我为了检验学生的运算是否正确,我为学生列出了计算题,如倍数为16,为让学生计算出倍数的因数,学生可以计算出16÷2=8,2和8为16的因数。同时我让学生思索另外一种算式,找出18的其他因数,学生计算得出4和4同样为16的因数,从而完全理解了因数与倍数之间的关系,即一个倍数的因数不止一个,如16就是(1,2,4,8),可以用除法一对一对找。


        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数学学科一直是以逻辑严谨性而著称,也是小学所有学科中学习难度较大的科目,不同于其他学科,数学运算需要涉及大量的逻辑推理和空间思考能力,而养成良好的身体习惯是计算正确的关键,可以直接影响着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计算时认真审题,积极思考,自觉养成检查验算和自查自纠的意识,保证不出现粗心大意而计算失误的现象。
        例如,我为学生讲授的课程《分数加减法》,在授课时我强调在学习时要认真研究计算原理,特别是在计算时要有清晰地思路和冷静的意识,才能在运算过程中得出正确答案。如基本概念为分数加减法只是分子进行加减,分母不变。随后我为学生出测试题,如6/13+5/13=11/13,分母可以不变,又或者是3/4-1/4= 1/2,其中分母可以通分,将分母不同的分数转变成分母相同的分数,而学生如果没有仔细审题就会直接得出2/4。或者是1/4+5/6-3/4,正确计算可以为3/12+10/12-9/12=4/12=1/3,如果没有仔细审题很可能会直接用1/4+5/6相加。因此,可以看出审题决定着计算是否正确,应当是先把相同的分母相加减,再做其他运算,而学生如果粗心大意就很可能正是没有提前预审题造成。
        三、将计算与日常生活相联系
        现代化数学教学理念一直强调数学知识要和我们的现实生活相联系,不仅是从理论还是实践角度来看,不仅要求应用题的选材要和生活相联系,而且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生活出发,使学生能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中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从而能够加深学生的数学知识的深度,感受到数学知识同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大量应用。
        例如,我所执教的课程《分数混合运算》,理论为先加减后乘除,不同的分母要通分,分母为最小公倍数,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如果是乘法就只要分子乘分子和分母乘分母,如果是除法就用第一个分数乘以第二个分数的倒数。课上我应用生活实例为学生讲解,如中国约有660座城市,约有三分之二的城市供水不足。在这些供水不足的城市中,约有四分之一的城市严重缺水,那么严重缺水的城市有多少?那么答案为=660×2/3×1/4=110个。这样从生活中的实例为解释显然可以更加直观的解释上述公式。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不能将数学与生活剥离开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当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强化学生的数学计算意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通过数学计算解决生活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将数学与生活有效结合,进而为学生更高阶段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芳.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01):100.
        [2]申慧.浅析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J].赤子(上中旬),2015(16):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