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9期   作者:戚炜琳
[导读]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到重视,并逐渐成为初中数学教育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弥补,合作学习越来越被教师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戚炜琳
        威海市实验中学
        摘要: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到重视,并逐渐成为初中数学教育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弥补,合作学习越来越被教师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学习、有个性地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总是不可避免地要做大量的习题,这就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障碍,从而不愿学习数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们一致认为,如果能让学生形成合作学习小组,既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又能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采用合作学习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然而,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目前还停留在形式上,缺乏一定的实践性。
        关键字: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科学合理;探究学习;合作竞赛
        初中作为小学到高中的过渡阶段,在中学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和知识结构的整理和分析都在构建过程中。在这个阶段,学生将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逐步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并在合作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在新的课堂氛围下,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接下来笔者将从科学合理、探究学习、合作竞赛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创建科学合理的合作小组
        小组合作是合作学习中重要的合作模式之一,而分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通过调查研究表明,小组的同异性可以充分地发挥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也就是说在进行分组的时候,教师可以考虑性别(男生女生的思维方式不同)、性格、学习水平等非智力因素,将不同的学生组合在一起,可以彼此之间形成互补,这是一个很科学合理的合作小组。此外,在分组过程中,一般有4到6人最好最好不要超过6人,这是为了确保每个团队成员都有机会说话,表达自己,这种方法可以引起每个学生的参与,也可以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例如,以学习《线段、射线、直线》这一课为例,这一课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并且可以理解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并且可以熟练地运用线段、射线、直线。在这一课学习时,我会要求各个小组进行分工合作,如:分别负责线段、射线、直线概念的总结,剩下的小组成员负责在教材中或是练习题中寻找相关例题,相对学习较好的学生负责例题的研究,最后由小组组长进行总结。根据小组成员各自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定位”,这样可以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可以参与进来,合理的小组分工可以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优等生可以充分的在合作学习时得到能力施展,中等生能够得到锻炼,学困生可以得到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从而让学生们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共同进步。


        二、运用探究模式激发学生热情
        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应该是自主探究,设置一些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这样的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关注学习和探索问题,从而为有效地合作学习打下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对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既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以学习《平行线的性质》这一课为例,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理解通过两条平行线得到两个角的关系或是通过两个角来求证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本课是要学生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从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在这一课学习时,我会事先准备几组例题,在上课时发放到各个小组,然后进行本课讲解:“在之前我们已经学过了直线平行的条件,那本课学习的是平行线的性质,根据大家对之前学习的理解,平行线都有哪些性质呢?现在每个小组的手里都有一道例题,接下来我们一起探索一下平行线的性质是什么?”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让学生们积极地求知和探索答案,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采取合作竞赛鼓励学生参与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想要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合作竞赛。中学生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将教学内容与合作竞争相结合,使数学课堂活动更加有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竞争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集体竞争意识,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以学习《确定位置》这一课为例,为了让学生可以准确地找出相对应的坐标,并能在坐标系中,根据坐标找出点,由点求出坐标,我将采用竞赛的模式进行教学,在正式上课之前,我将准备一些小纸条,每张纸条上面写下一组坐标。在正式上课时,我会利用15分钟的时间进行新授课的讲解,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本课的内容,我将用一个小比赛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本课的学习。我先在黑板上画出与班级小组对应的几组坐标系,然后由每个小组的第一位成员来到讲台前抽取坐标纸条,随后在坐标系上画出相应的位置,第二名学生可以对第一名学生的答案进行修改或抽取第二张坐标纸条,以此类推,最后我将和学生们一起检查,标对加一分,标错不减分,分数高的一个小组有奖励。通过一种竞赛的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锻炼动手能力及检查能力,还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探究意识和合作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形式。要使这种学习方式更完整、更合理、更有效,需要教师不断的探索和努力研究。
        参考文献:
        [1]林绵. 初中数学课堂自主合作学习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2]邓碧华.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究[J].内蒙古教育,2016(12):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