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9期   作者:任吉永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我们达成了一个共识,知识与生活密不可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学生用学科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而不是一味地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任吉永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王凤楼镇李汉曲完全小学 253111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我们达成了一个共识,知识与生活密不可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学生用学科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而不是一味地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引入生活道具、开展生活活动、讲述生活案例,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逐渐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教学与学习的生活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数学素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表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充分肯定了生活化教学的积极意义。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立足教材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生活问题可以用数学知识解决,从而帮助学生养成数学核心素养。以下是笔者根据自身的教育理念所总结的教学经验,希望能够为广大同仁带来帮助。
        一、引入生活道具,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本身是集计算、思考于一体的抽象思维类学科,很多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觉得枯燥无味,久而久之,便会产生懈怠或者抵触的学习状态,从而导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始终停滞不前。为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入生活道具,如人物模型、建筑模型、食物模型、真实物品等,既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目光,为学生学习带来新颖的体验,同时也能够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数学问题。
        例如,教师在教学《分数的意义与基本性质》时,提前准备了五个小蛋糕。首先教师指着蛋糕向学生提问:“现在老师手中有五个蛋糕,想要平均分给两个人,A学生与B学生,他们每个人可以分多少个呢?”学生便说:“两个多”,教师:“两个多?那么大家口中的多,是多少呢?”紧接着老师拿起多出来的一个蛋糕,从中间平均地分成两半,再次询问:“现在老师把蛋糕平均地一分为二了,那么大家知道这在数学中怎么表示吗?”学生们纷纷摇头,并打开教材进行探究。最后教师引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同时强调“平均”这一概念。蛋糕作为生活中的真实食物,深受学生的喜爱,教师也可以允诺学生,这节课表现优异的学生,可以得到蛋糕奖励,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开展生活活动,增强学生素养
        教师在课堂中传授数学知识,但是知识的应用不仅体现在答题中,最终要落实在生活中。

为此教师可以开展生活活动,在保障学生安全的情况下,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中,让学生对数学概念有更深刻、具体地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增强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引导学生进行生活调查,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将复杂的数据进行统计,让学生变得更加简单,提高效率。
        例如,教师在教学《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时,提前准备好丈量的尺子,首先在教室内选择较小的物体进行测量,如橡皮,学生的指甲盖等,让学生对毫米有一个准确的认知。然后再带领学生测量铅笔、课桌,从而对分米有具体地认识,并将两者之间的换算进行讲解。最后,教室带领学生走到学校的操场中,首先测量学生迈一步是多少米,然后让学生围绕操场走一周,到一千米的时候,让学生停下来,感受自己从起点到终点的举例,从而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对一千米有具体地认识。总之,生活实际是帮助学生提高数学理解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生活中,提高数学素养。
        三、讲述生活案例,提高学生理解
        现代教育课程改革,在教材中引入了众多生活素材,希望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生活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生活意识。为此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不断地引入生活案例,响应新课改的教育倡导,同时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生活问题,提高数学理解。但是教师在选择生活案例时,要注意贴近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具体事件为主,否则会导致适得其反的教育效果。
        例如,教师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时,引入了一个生活案例,来自“A学生的烦恼”。首先教师向学生讲述A学生为什么烦恼:有一天A学生去体检,医生告诉他:“你的身高是1.23米,体重是25.6gk,需要快快长大哦。”此时A学生不解地问道:“那我的身高是1米吗?体重是25kg吗?”医生面对A学生的反问,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解释,那么你知道怎么解释吗?你在生活中还看到过类似的事情吗?大家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也说着自己的生活经历。此时,教师便可以引出“小数的概念”,让学生明白:“1.23米就是一米多一些,但是不够另外的一米,所以我们用小数来进行精确,因为“多一些”太笼统了。”
        总而言之,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而生活是学生学习的大平台。知识的掌握是为了生活能够更加便捷与美好,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拉近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举例,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与价值,从而产生足够的动力无探索数学知识,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王爱芳.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20(05):136-137.
        [2]张晓艳.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实践——以“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节为例[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9):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