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升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9期   作者:黎琼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渐渐地回归正轨,教学任务的重心由传授给学生文化知识转化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需要让学生能够通过对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
        黎琼
        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上土市镇中心学校  237266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渐渐地回归正轨,教学任务的重心由传授给学生文化知识转化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需要让学生能够通过对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和应用能力,让学生对数学课程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带领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去运用课本知识动手动脑,掌握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给予学生科学有效的指导,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核心素养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脚步的逐渐加快,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逐步增强,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因此小数数学课堂教学也被赋予了更大的责任和更多的任务。新课改实施推行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重大改变,教师的责任不再单单是传授给学生基本的课本知识,而是应该要兼顾学生的能力和学识,要侧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把课本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
一、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新课改目标要求教师不仅要兼顾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更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兴趣是人最好的老师也是人最大的动力,由此可见兴趣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对数学充满好奇产生热爱,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要发挥数学这门课程的趣味性,将数学代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想要在数学知识的世界里翱翔,不断充实自己,使学生更加充分的认识理解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汽车的轮胎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不能是正方形、三角形或是其他的形状呢?”“学校的教室是什么形状的?”提出的问题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思考,会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积极回答问题的同时,会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了解这些图形的物理性质和特点,提升对数学知识探索的兴趣,从而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二、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对于小学数学课程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之中,数学知识是从生活实践中所产生的,学生学习数学最根本的目的,也在于能够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应该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紧跟社会发展步伐,开展行之有效的数学实践课程,让学生运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强化学生的数学能力。

实践出真知,这样不但可以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还会让学生了解数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和重要性,从而对小学数学课程的学习更加认真刻苦,这一过程还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帮助学生增强自己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在进行课程《展开与折叠》教学时,让学生提前准备好若干张卡片,先给学生展示一个长方体的展开图,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剪裁,要求剪裁完成的卡片能够折叠成一个长方体,对剪裁方式最多的学生进行表扬奖励。让学生亲手实践去了解长方体的构成,思考长方体的展开究竟有多少形式,既提升了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又加强了学生的操作体验,增强了学生的印象,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全方位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进行学科融合渗透,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随着我国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行,人们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因此教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小学数学课程的重要任务,深化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也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核心素养富有实践性以及综合性,教师要发挥出不同课程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积极作用,注意与其他学科的交融渗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综合能力相结合,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帮助学生更好的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有趣的测量》一课时,教师就可以把《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入数学课堂上来,通过语文课本中的故事让学生去了解包含其中的数学思想和物理原理,启发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去看待数学,学会化整为零的对称解题思路,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通过与语文课本融合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了不一样的解题思路,拓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了解了数学学习的多样性,明白任何的学习和知识都不是独立的要学会合理运用知识,懂得举一反三,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随着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目标的转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职责也发生了改变。教师不能单单只是教会学生课本中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让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产生兴趣,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问题相结合,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师还应该注意将数学课程与其他课程的互相渗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品质素养,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综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谢晶晶.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运算能力的提升[J].基础教育论坛,2018(34):25-26.
        [2]沙锋.小学数学习题教学中核心素养提升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18(07):79-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