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9期   作者:田玲
[导读] 相比于文化知识来讲,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更喜欢参与美术活动,但是由于他们的年龄比较小,在美术学习中难免还会存在一些问题。就此,为有效提升美术活动质量及幼儿美术学习效率

        田玲
        辽宁省抚顺市教师进修学院   113008
        摘要:相比于文化知识来讲,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更喜欢参与美术活动,但是由于他们的年龄比较小,在美术学习中难免还会存在一些问题。就此,为有效提升美术活动质量及幼儿美术学习效率,本文主要从游戏情境、问题情境、故事情境、生活情境、多媒体情境几方面入手,简要探析情境教学法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应用。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 幼儿园 美术活动
        引言:
        幼儿时期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时期,是为其将来整个人生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同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进而新时期的幼儿教育要应该注重对幼儿全面素质的培养,美术作为幼儿园美育教育的重要分支,其教学方法也应该不断优化,以有效拓展幼儿的思维,促成幼儿美术知识的积累、美术技能的提升,助力幼儿的全面成长。基于此,本文作者立足自身幼儿教育经验,就情境教学法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如下,以为幼儿园的艺术教育事业贡献一份薄力。
        一、创设游戏情境
        幼儿园的小朋友天生就对游戏没有“免疫力”,而且游戏活动也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主要内容,使小朋友们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在美术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将游戏引入其中,引导小朋友们既能享受到游戏带来的乐趣,又能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美术知识的积累,使其真切感受到美术学习的乐趣,进而更愿意且更主动地参与到美术的学习当中。
        例如,幼儿园小班的孩子由于年龄比较小,手部力量发育还不完善,进而在美术课上我们就应该有意识的减少让孩子们用笔的操作,而是改用“吹画”游戏引导幼儿进行美术创作。即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可以给小朋友们每人分发了一张白纸、一根吸管,然后让小朋友们挑选自己喜欢的颜料颜色放在白纸上。接着在教师的示范引导下,让小朋友们自由发挥将颜料吹出不同的形状,最后引导幼儿观察自己吹出的颜料形状,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其进行些许加工和装饰,随之有的变成了“树枝”,有的变成了“花朵”,有的变成了“小蘑菇”……在不断地联想创作与动态变化之中,使小朋友们收获美术学习的乐趣,也促成对其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激发。
        二、创设问题情境
        “好奇”是幼儿园小朋友的一大特性,他们对一切未知的事物都想问个“为什么”,进而在美术课堂上,我们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幼儿的这一特点,根据活动主题为其设计问题情境,借助问题的引领使幼儿明白美术活动中要画什么?该怎么画?以有效激活幼儿的美术思维,使其在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对美术的有效认知,助力课堂美术活动高效开展。
        例如,在以“春天”为主题的大班美术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可以与小朋友们展开这样的对话:“小朋友们,在组织活动之前老师先考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知道‘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吗?”幼:“是绿色的!”“是温暖的!”“能听到好多小鸟的叫声……”师:“那如果老师现在让你们画自己眼中的春天,你们最想要画什么呢?”幼:“我想画蓝天和白云!”“我想画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郊游!”“我想画放风筝的人!”“我想画一个美丽的大树……”师:“哇!大家的想法都好特别呀,那你们可不可以跟老师讲讲你们打算从哪里画起?想要怎么画呢?”进而借助一系列通俗易懂的问题很自然的引出课堂活动主题,同时帮助小朋友们构思自己的绘画内容和绘画步骤,使其明白该画什么、该怎么画。
        三、创设故事情境
        幼儿时期是小朋友们心理成长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的美术教育不仅要注重结果,还要关注幼儿的美术学习和创作过程。

进而我们就可以在课堂活动中为小朋友们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以满足幼儿的需求、丰富幼儿的认知、激活幼儿的想象力,使其更乐意参与美术学习,使其创作出来的美术作品更加富有个人情感与个人特色。
        例如,在某次美术活动中,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花格子大象艾玛》这则绘本,绘本主要讲述的是艾玛是一头五彩斑斓的大象,他身上鲜艳多彩的颜色在大象群中特别显眼,但是他一点也不高兴,于是用灰色果子酱把自己也涂成了灰色,朋友们都找不到他它,但是一场雨之后它又变回了原来的样子,朋友们再次认出了它都很开心,因为艾玛是大家的开心果总是可以给被人带来幸福……进而在故事的引领之下使小朋友们学会欣赏自己,相信自己是最好的。同时鼓励小朋友们在纸上展开创作,使其都能够更自信、更大胆的绘画出专属于自己的“花格子大象”。
        四、创设生活情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着重强调了要充分认识生活对幼儿成长的教育价值,进而在活动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善于将美术与幼儿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真正践行“生活即教育”教育理念,提升美术教学真实性的同时,缩减幼儿对于美术的距离感,进而使小朋友们能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仔细观察、大胆联想,助力其美术学习能力的提升,促成教学活动的事半功倍。
        例如,在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农历正月十五)来临之际,我们的美术活动主题可以设定为“正月十五闹元宵”,在课堂上首先为小朋友们讲述元宵节的由来,讲述了元宵节的传统习俗(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使其进一步了解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同时还可以提前在幼儿园食堂为小朋友们煮了各种口味的元宵,每人两个分发下去,使其在品尝汤圆美味的同时,观察汤圆的形状、颜色,观察盛汤圆小碗的样式、记住汤圆的口感、味道等。最后再带领小朋友们绘画元宵:先画一个小碗,碗底靠着纸边,再从碗底往上画两条斜线,画出碗口,最后画上自己喜欢的元宵。进而使小朋友们能够在熟悉的场景中专心进行绘画创作,并体验集体过节的乐趣。
        五、创设多媒体情境
        幼儿园的幼儿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以致于其不能很好的理解抽象的美术知识,不能很好的感知抽象的美术作品。进而我们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优势,将课堂上的美术知识从多角度、全方位、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小朋友们,在突破美术教育难点、吸引幼儿注意力的同时,使小朋友们能够在直接感官刺激的影响下,更好的感受美术、表现美术。
        例如,在以“彩虹”为主题的幼儿园绘画活动课上,由于现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小朋友们看到雨后自然彩虹的机会少之又少,而在课堂上教师又不能将这一自然现象重现,以致于单纯的口头讲授和语言描述使小朋友们很难想象出彩虹之美。于是我们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通过图片或者视频在大屏幕上为小朋友们展示“彩虹”,使其形象感知彩虹的美丽、认识彩虹的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还可以借助Flash动画技术为小朋友们展示彩虹的形成原理和形成过程,进而在丰富幼儿知识面的同时,引导其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使其从中收获创作灵感,进而能够高质量的进行“彩虹”创作,提升幼儿美术学习能力的同时,促成美术活动质量的有效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教育本身就是一项特殊的教育,我们幼儿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情感,进而在新时期的幼儿园美术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也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依据幼儿的成长特点、发育需求以及美术活动主题,为其科学创设教学情境,优化幼儿的美术学习体验,使其感受到美术的魅力和美术学习的乐趣,助力幼儿的高质量成长!
        参考文献:
        【1】杜素珍.利用情境教学法,提升幼儿美术教学有效性[J].新课程(上),2017,(3):134-134.
        【2】翁晓敏.使用情境教学法,提升幼儿美术教学的有效性[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12):402-402.
        【3】陈仁利.情境教学法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探析[J].新课程学习(上),2015,(5):58-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