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阶段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9期   作者:李晨楠
[导读] 课堂“高效”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所谓“高效”是指变课堂效果的“事倍功半”为“事半功倍”,实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使学生“又好又快发展”。
        李晨楠
        陕西省合阳县电化教育中心
        摘要:课堂“高效”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所谓“高效”是指变课堂效果的“事倍功半”为“事半功倍”,实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使学生“又好又快发展”。如何实现初中物理高效课堂一直是笔者苦苦思索的一个问题,相信也是广大初中物理教师关心的一件事情。以下,笔者就归纳一下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实现途径,纯属一家之言。
        关键词:初中;物理;高效教学
        物理学科是一门比较偏向理性思维的学科,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起来并不轻松过。因而,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有必要传授给学生必要的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初中物理的学习是学生接触物理这一学科的初始阶段,这一阶段的学习对于今后学生在物理方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本着促进学生物理成绩,以及为国家培养物理人才的目的,我们初中物理教师应该不断探索,全方位优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发展。以下,是笔者的一些看法。
         一、狠抓备课工作,激发教学活力
        正所谓有备才能无患,这句名言在物理课堂的教学准备上也同样适用,扎实与精准化的备课有助于提升初中物理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让教师更加从容的面对课堂的各种生成问题,自然有助于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我们要重视起备课工作,以备课为依托,激发课堂的教学活力。
        例如,在教学“平面镜成像”内容时,其一,分析学情。对于学情应当从学生学习能力、学生物理知识储备、学生学习状态等三点来精准把握,只有物理教师全面的把握了学情,课堂的备课才算有了灵魂。其二,分析教学内容。对于教学内容要从章节模块组成、每个模块具体内容、教学的重难点等方面入手,开展细化梳理和分析,只有全面的掌握了教学的主要内容,课堂的教学才更有目的性。其三,定位教学目标。对于教学目标,物理教师要在学情分析、教学内容分析的前提下,结合该学科的课程标准,精准设置教学目标,如:(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知道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等等,让清晰的教学目标和扎实的备课为物理教师课堂的有效教学打好基础。
         二、借助物理实验,引导学生思考
        我们日常生活中会出现很多的物理现象,但是我们大多数的学生对这些物理现象只是知其然,而不知所不知其所以然。

所以,在我们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作为物理教师,就要培养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发现这些物理现象,并进行自我的思考与探究,提升自身寻求问题根源的物理基础能力。
        例如,在教学“空气阻力”内容时,笔者首先就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一只不会飞的昆虫从高处落到地下后,并不会摔死?”在这个问题提出之前,很多学生知道昆虫从高处落下不会摔死,但是却很少有学生能够解释出来这个问题的原因。于是,教师便对其进行引导,让他们根据笔者的问题,尝试进行大气阻力与物体大小接触面积等相关的实验。在学生实验结束后,笔者会给学生做出解答:大气中运动物体会受到阻力的影响,空气阻力的大小和该物体空气接触的面积大小相关,也就是物体的表面积的大小和它的重力产生的一个比值,比值越大阻力也就越大,它的重力也就相对越平衡,所以就会控制它的下降速度。用比较直白的话来说,就是较小的物体在空气中下降的速度是很慢的,所以他接触的地面时的速度很小,不会摔死。如此,通过实验与教师的讲解就能引发学生对现象进行思考,并且能将这种思考作为学习物理的催化剂,进而提升物理学习的能力。
         三、延伸课外探究,满足学生需求
        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实验探究中有许多不同的问题和许多新的想法。我们无法在课堂上一个接一个地验证它们;由于课堂时间的局限,以及在课程标准或教学设备的诸多限制,有许多学生对初中课程标准没有要求的物理知识也有着异常浓厚的兴趣,教师往往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一些学生对物理现象、规律有很大的兴趣,一般课堂教学,无法满足学生这种对知识的渴求。因此,将探究性学习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探究,有助于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各级实践技能。
        例如,在教学“动能和势能”内容后,笔者给学生设置了这样一个探究问题——哪种风所具有的能量最大?这一问题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课外探究的欲望,探究完之后,回到课堂上进行探讨与争论,以及如何设计验证的假想方案,通过这样一个探究过程,学生也对“动能与势能”有了更加,而且培养了学生探究的精神,提高了探究的能力。
        总而言之,教师角色定位的改变、精心准备、课堂实施、课后反思等都是能够实现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当然,除此之外肯定还有诸多其他的方法能够实现高效课堂,希望大家能够不余遗力,不断学习与创新,进而使初中物理课堂越来越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飞.良好的开端成就高效课堂——初中物理教学导入新课的方法[J].华夏教师,2017(16):65.
        [2]俞道永.巧创情境  提高效率——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15):171-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