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创建方法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9期   作者:任红瑞
[导读] 课堂是教师教学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取得最大限度地发展与进步,即如何创建高效课堂,

        任红瑞
        甘肃省两当县杨店乡九年制学校
        摘要:课堂是教师教学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取得最大限度地发展与进步,即如何创建高效课堂,是广大教师当前所重点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只有对高效课堂的创建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才真正符合课程改革和生命成长的主旋律,才可以为学生提供真正意义上的求知、体验与实践的平台。本文就对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方法作以分析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目标;导入;合作学习
        在实行新课改之前,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仍以“被动接受”和“机械练习”为主,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主体价值的发挥,而且也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鉴于此,为促进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创建与生成,教师就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继而在对学生身心发展及数学学科特点加以准确把握的前提下,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当中与之不相适应的环节进行及时调整,以进一步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教学。
        一、基于课程标准,设立三维目标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试想,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作为教师教学的前提和指引,就会在极大程度上阻碍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进而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在领会、吃透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特点及新课内容设立三维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理清上课的思路,使课堂教学时间得到充分利用,这是高效课堂得以构建的前提和基础。
        在教学“勾股定理”之前,我结合学生实际及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目标进行了如下设计: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能够灵活运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勾股定理的文化背景,经历探索发现并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通过拼图活动,体验数学思维的严谨性,发展形象思维;经历“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过程,并体会数形结合和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介绍勾股定理在中国古代的研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和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情感,激励学生发奋学习。如此,通过设立三维目标,既理清了上课的思路,又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二、运用灵活导入,迅速激活课堂
        课堂导入作为一节课的开端,一个有效的导入环节不仅可以迅速激活课堂,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而且还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心向。

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在充分认识到课堂导入重要性及必要性的前提下,基于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导入方式,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以“三视图”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为例,在导入环节,我为学生讲述了一个故事:“有两个人,听说某座山中有宝藏,便相约一同去寻宝。到了山下,一个人从山的东边爬,另一个从山的西边爬。等到相聚后,二人谈起了自己爬山的经历。从东边爬的人说:‘这座山的山路并不长,就是太陡了,我怕掉下去,一路上小心翼翼,最后用了十几天才进了山。’从西边爬的人说:‘这座山并不难爬,就是山路太长了,我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进了山。’二人都觉得自己说的是对的,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他们找到了一个山民评理,山民听后笑道:‘你们是在说笑话吧?这座山不是千里平地吗?’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三个人谁的话才是真话?”如此导入,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教学奠定了基础。
        三、倡导合作学习,促进能力培养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将学生单纯地视为容纳知识的机器,这便严重消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不利于实现师生及生生间的有效互动。鉴于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应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做好自身角色的转变,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通过合作学习的开展引导学生自主探求新知,以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价值,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的有效培养。
        在教学“多边形及其内角和”这部分内容时,我先是利用幻灯片出示了若干个正多边形,并让学生仔细观察,看看它们的角和边各有什么特点。之后,我单独出示了正五边形,并向学生问道:“你能求出这个正五边形的内角和吗?”在学生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我听到有的学生提出了“分割法”,有的学生提出了“割补法”,还有的学生提出了“量角相加法”等等。于是,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动手操作来对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n边形的内角和进行合作探究。如此,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而且还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价值,促进了学生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的有效培养。
        总而言之,为促进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创建,教师一方面要认真领会、吃透课程标准,重视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和教学手段的创新,使之能与学生的身心特点相契合;另一方面要注意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使其自觉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之中,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与学的最佳组合,获取理想中的教学预期。
        参考文献:
        [1]罗仰全.探究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5):66.
        [2]祁国英.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2):2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