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高效利用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9期   作者:潘莉莉 阮鹏
[导读] 小学数学是培养小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开端,学好小学数学不仅对于小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还能为小学生学习高等级数学打下基础,然而学好小学数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潘莉莉 阮鹏
        九湖镇东溪小学 442400  九湖中心学校 442400
        摘要:小学数学是培养小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开端,学好小学数学不仅对于小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还能为小学生学习高等级数学打下基础,然而学好小学数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合作学习的方法以及被普遍使用在各个课堂,高效的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利用与小学数学课堂不仅能够增加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小学生竞争、合作的团队意识,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把小组合作高效利用与小学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相互监督;学习状态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学课堂的氛围一般都是严肃的、沉闷的、这样的数学课堂往往让小学生感觉到压力,提不起学习兴趣,可能会对数学课堂产生厌倦感,对于小学生学习数学是非常不利的。其次,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处于长期被动学习的状态,教师则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这样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也是不利的。小学数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积极鼓励与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本文即从三个方面讲述了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高效利用。
        一、讨论交流,集思广益
        小组合作学习提高数学学习效率的前提是教师要先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一般以4人小组或者6人小组较为合适,如果小组内人数过多,有部分学生将没有时间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人数太少又有可能不能及时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可以将同桌以及后桌之间组成学习小组,这样的学习小组往往默契度高,完成学习任务更加容易。教师要保证小组成员之间进行合作学习是有效的、高效的,要让小组内的每一个成员都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与意义,从而让他们充分的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积极交流讨论,做到集思广益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统计》这节课的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提前进行准备,在课前布置给每一个学生一个作业“调查统计家中一个月的支出情况”,允许学生可以使用各种统计方法,上课时,教师提问:“同学们,都用什么样的方法调查和记录了家中一个月的支出情况呢?”学生们会回答,有的有了条形统计图,有的是统计表,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将自己的统计方法介绍给小组内的成员,互相分享,然后在组内讨论各种统计方法的优点与缺点,在选出最方便、最有用的统计方法,之后向教师与全班同学展示小组讨论的成果。再由教师引出本堂课的学习重点,即扇形统计图,还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的不同之处,总结它们的特点。

用这样的方法,让小学生在讨论学习中巩固新知识,复习旧知识,提高,丰富了小学数学课堂的内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相互监督,共同进步
        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建立初衷即是帮助小学生更好的进行数学学习,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然而,小学生年纪较小,爱玩心理较重,因此,如果在小组学习时没有老师或者同学的监督,部分学生有可能在课堂上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在课堂上,甚至将小组学习当做放松或者玩耍的时间,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无疑是没有用的,不仅不能帮助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会浪费上课时间。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在分配小组成员的时候注意合理分配,每个小组内至少有一名学习成绩将其他小组成员较优异的或者较有领导才能的,将其定位小组组长,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由该同学监督其他小组成员,小组成员之间也可以相互监督,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性。
        例如,在学习《百分数》这节课的内容时,教师在进行了相应的理论知识讲解之后,让小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给小学生布置一些关于百分数的相关题目,如将分数写成百分数的形式,将分数化成小数,将小数化成分数,并在小组内交流总结方法,由小组长监督组内成员合理分配题目,并认真完成,最后由教师检查改正。用这样的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监督小学生集中注意力与小组合作,从而有效提高小学数学学习效率。
        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改变学习状态
        由于大多数的小学数学教师还没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因此,小学生在数学课堂的被动学习状态也一直未能改观,学生一直被动听讲,教师一直占据数学课堂主动性的教学方法限制了小学生思想与见解的表达,也阻碍了对小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与思维逻辑能力的培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来改变这一现状。
        例如,在学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这节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任意写出一个比例并在小组合作进行验证,看看能否组成比例,并找出能组成比例的分数的内积与外积之间有什么规律,让学生自己找出规律,再向全班同学与教师进行讲解说明。用这样的方法,改变了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让小学生在数学课堂处于主体地位,从而提高了小学数学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要将小组合作学习高效的利用与小学数学课堂中,帮助小学生高效的学习数学,提高小学数学学习效率,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志勤.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新探[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7(S2):238-240.
        [2]张华.开展小组合作,促进数学学习[J].内蒙古教育,2016(36):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