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艳
单县希望小学
摘要:学生的学习兴趣会直接关系到其数学知识学习效果以及实践能力培养,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习兴趣培养也是素质教育发展下小学数学教师进行创新性数学改革的关键内容。但是,从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来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兴趣培养教学质量仍然有待提高本文在此基础上,首先讨论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意义,然后进行了具体的兴趣培养策略的探索。
关键词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数学学科的逻辑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其中相对比较复杂的知识体系对小学生学科学习的挑战较大,而学习兴趣的培养与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则是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挑战。小学阶段的学生刚刚接触抽象的数学知识,在知识理解、学习习惯培养等方面还处于一个初步阶段,这就决定着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有着一定的困难,而学生的数学学习好奇心即学习兴趣则是支撑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和探索的直接动力,因此,本文所进行的有关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学策略改革方法的探索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长远的作用。
1.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首先,本文主要来分析一下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目的性过于强,对于引导教学的耐心程度不足。在基础知识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往往是传统教学理念下以课本为主的一对多的教学方式,在针对性和灵活性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从现阶段小学数学的教学发展情况来看,小学数学知识教学对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要求也在逐步增强,而小学数学教师过去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往往形式性过强,忽略了小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以及学习兴趣的激发,使得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积极性不够高,从而影响了学生数学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有效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2.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意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是如此。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知识有着天然的好奇心,而学习兴趣则是在此之上的一种学习积极性的升华,这也是学生进行后续一系列有效的数学学习探索的重要基础。小学数学教师所采取的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使小学生以足够的热情投入到相应的数学学习和探索之中,并且在小学生遇到数学难题的时候,也能够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这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探索是十分有帮助的。另外,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能够大大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增强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对于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兴趣培养策略
3.1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营造趣味性课堂教学氛围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参与度,注重班级趣味性教学氛围的营造,这是小学数学教师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基础。小学数学教师首先在课前导入的教学环节中,可以设置一些趣味性的导入内容,比如小学数学教师在统计学知识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在课前导入的过程中安排学生就班级里学生的身高、体重以及多样性的兴趣特长进行统计,使小学阶段的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环节的参与中充分领略到数学的魅力,并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起相应的数学生活观,增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度。此外,小学数学教师也要注重趣味性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注重各类数学知识中所蕴含的生活价值与实践意义,并带领学生追本溯源,向学生讲述一些对应数学知识的发展历程,鼓励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3.2 应用数学小游戏,创设趣味性数学教学情境
另外,小学数学教师也可以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设计一些数学小游戏,并在相应章节数学知识教学的时候,为学生创设一些趣味化的数学教学情境,从而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使学生在对知识的好奇心的驱使下,进行相关的数学思考与探索。比如小学数学教师在四则运算知识的教学中,可以安排学生进行算术接龙活动,并设置一定的奖惩措施,奖惩措施也可以与数学知识相关,比如表现好的同学可以得到一本与数学历史发展有关的绘本,表现不好的同学则要多做几十道数学习题,以此增强学生的数学活动参与积极性。最后,小学数学教师也要善于为学生创设一些数学教学的情境,帮助学生对相应的数学知识进行体验感知,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4.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阶段是整个素质教育环节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阶段,也是小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数学学习和数学素养培养的基础阶段。本文在分析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的基础上,讨论了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必要性,然后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具体发展特点,进行了有效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的探索,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数学兴趣培养方法改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庞贞艾.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策略分析.[J].2020(1):66-70.
[2]斯日古楞.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策略[J].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