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微课教学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9期   作者:宋沿潮
[导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教育方式也在不断更新,将科学技术和教育教学相互融合,从中产生出多种教育模式,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方式,有效让学生激发出学习的乐趣,

        宋沿潮
        山东烟台港城中学,山东烟台264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教育方式也在不断更新,将科学技术和教育教学相互融合,从中产生出多种教育模式,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方式,有效让学生激发出学习的乐趣,同时还能促使学生对投入课堂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从而实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因此,本文就对初中数学微课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微课;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数学教学需要学生背诵大量的数学原理、熟练操作解题技能和其他数学文化知识。随着学生年纪的不断提升,需要记忆的知识也越来丰富。这会给学生带来不小的学习压力。并且部分教师依然保留着传统教育理念,课上所使用的教学方式会降低学生的学习乐趣,学生和教师无法保持有效的沟通。这样会降低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得不到提高。因此,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合理运用微课的优势,帮助学生激发出学习数学的乐趣,进而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一、微课预习,培养学习习惯
        课前预习环节市整个课堂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良好的预习环节,学生能及时了解教学内容,以便在课堂教学中快速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对此,将微课设计到课前预习环节中,可以让学生依据视频中所教授的内容进行学习,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并熟悉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例如,为了能够让学生有效掌握这部分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将微课设计到课前预习环节中。我们以《平面直角坐标系》这部分数学内容为例。在课前预习中,教师从互联网中搜集和本节课有关的图片和视频。如,视频《直角坐标系》等内容。将这些内容放置到微课教学中。之后发送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环节中充分掌握本节课所讲的教学知识点。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从教学课件中发现自己不会的知识点,及时做好总结和记录,以便将这个问题预留到课堂教学中解决。将微课运用到课前预习环节中,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并且通过精简的教学课件,能够让学生快速并有效的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这为课上教学打造了基础。
        二、微课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数学教学来说,由于数学本身具有极强的逻理性,同时数学的概念和知识点也比较多,如果教师还在沿用固定化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产生数学很难学习的思想,这样不仅无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掌握其中的数学知识点,而且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乐趣,从而无法实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因此,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微课设计到其中的教学环节中,通过利用微课的教学优势,为学生创设具有真实性的教学场景,以便让学生在情境学习中,激发出对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全面掌握和巩固相应的数学知识。
        例如,我们以《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这部分数学内容为例。由于本节课所教授的内容比较抽象,如果不结合实际物品进行教学,很难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因此,在语文学习中,教师可以结合微课教学进行指导,以便能够让学生快速的理解这些知识。如,教师就将微课应用到课堂导入环节中,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科学支持,为学生创设仿真数学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同学们,你们看这几张图片,图片中的轴对称图形。你们生活中有没有讲过呢?大胆说出来吧。将这些具有趣味性的知识告知给学生之后,会让学生激发出对学习的乐趣。紧接着教师就将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进行教授。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微课,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也会自愿加入到学习活动中,提升学习效果,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微课复习,实现全面发展
        由于学生的心理认知不成熟、受到自身和家庭教育环境的不同等原因,在课堂学习中,不同学生的学习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如果单纯依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还是有着一定的难度。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利用课后的时间强化和巩固学生的能力。因此,为了让学生都能提高自身的学习程度,教师可以将微课设计到课后复习环节中,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例如,我们以《二元一次方程组》这部分数学内容的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能够全面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教师可以通过微课教学,设计出不同的学习程度的课后练习。在设计数学练习题的过程中,教师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和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如果学生没有掌握课上的知识点,教师需要围绕基础性知识来设计题目,以便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掌握住课上知识点的学生,教师在设计例题的时候,可以多添加一些具有综合性的例题。这样的设计方式,是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同样也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可以促进学生自身水平的提高。当然,教师也可以成立学习群,让学生分析自己的题目,让学生之间共同进步。
        综上所述,将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相互结合,可以产生多种教育方式,而这些教育方式也是有助于实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微课优势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开展微课教学活动,让激发出学习的乐趣,学生会摆脱原有低效的学习方式,能够自愿加入到学习活动中,提升学习效果,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留伟.微课与初中数学的融合与教学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7(6):97-98.
        [2]施晓海.浅谈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下,2017(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