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9期   作者:赵高本
[导读] 教育水平发展迅速,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对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进行培养的根本原因在于提高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赵高本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场坝初级中学 657202
        摘要:教育水平发展迅速,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对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进行培养的根本原因在于提高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应用题解题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占有核心的地位,同时这也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但是经过大量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初中生的应用题解答能力相对较差,甚至对数学开始产生一种抗拒。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单单只在于教师教学方式的错误选择,也在于学生本身的学习态度以及基本素质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思维能力;培养
        引言
        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是让学生能够解决数学问题,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就是对数学应用题理解的过程。应用题在考试的过程中是特别重要的题型,每个应用题的分数都比较高,并且在数学考试中几乎每次考试都能够遇到。在初中阶段,中考是学生在这一阶段的最高目标。在中考数学的试卷中往往会出现很多与数学因素相关的中考题,这些中考应用题往往都比较贴近生活。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往往会需要用到很多的应用题知识,因此,为了使学生能够在中考当中得到好分数,数学教师应该解决好学生的应用问题。
        1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
        1.1学生缺乏灵活的思维
        当前部分教师仍常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无法培养发散性思维;同时,学生只是对课本内容知识进行学习,对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却无法有效地运用自身的数学知识进行解决。应用题大部分是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如果无法对题目进行有效的理解,就无法得出正确答案。
        1.2教学方式单一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只关心学生是否掌握该种题型的解答技巧,却忽略了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题目、是否能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应用。课堂教学基本以教师为主,主要采用教师在讲台上进行授课,学生在台下听课的形式。在对应用题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般将典型的例题写在黑板上,然后进行讲解,要求学生将讲解的过程记录下来,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2.1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根据对大量的教材进行搜集并且分析发现,大多数教材的内容脱离人们的实际生活,几乎全部都是毫无背景的纯数学应用题目。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之下,学生虽然会形成良好的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但是在对实际的生活中的数学题目进行抽象化解答的过程中却表现得很困难。从客观的角度来说,数学是极具抽象性的一门学科,并且该门课程的主要研究内容为数量之间的关系和空间变化。该门学科的大多数理论知识都能够在人们实际的生活中体现出来。除此之外,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之中也具有极多的数学结论应用现象。基于此,为了对目前的教学现状进行优化以及完善,教师要在以往传统数学教学内容中加入关于生活实际的相关内容,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意识到数学的价值所在,从而进一步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数学教育中“学与用”的高度结合。
        2.2根据不同的题型,选择不同的解题方法
        初中数学的应用题有着多种题型:第一种常见的题型是行程与工程问题。在面对这样的问题时,可以运用作图法来进行解决。工程应用问题主要用数学原理和知识进行解决,作图法是一种很好的方法。第二类常见的数学问题是生产问题,生产问题主要包括计算产值、用量和调配等问题,在面对这些问题时,一定要熟悉公式,如销售总额等于单价乘以销售量,这些有关生产方面的公式一定要进行记忆。第三类数学问题是营销类问题,这种问题需要学生根据掌握的有关信息和数据对数学知识进行分析,从而对应用题做出解答。第四类常见的数学问题指的是图像和信息问题,其中函数图像和几何图形问题十分常见,学生应利用方程几何知识和函数等有关方面的数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从而解决图像和信息问题。
        2.3从方程出发,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在解题过程中,学生通常是通过读题对题目进行了解,然后对图中的数据进行记录,并结合自身所学的知识对方程进行列举,最后通过对方程的解答,得出正确答案。这种解题模式,对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但是部分学生依然无法掌握解题思路,无法独立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应转变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讲解解题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方程的基础上,结合相关信息,设计一些等量关系。通过学生对方程的设计,可以检验学生对实际应用问题的设计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逆向解题的思维能力。教师在开展逆向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选择类型明确、对现实生活有丰富的意义、具有较高教学价值的方程式,从而使教学更加有效。
        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题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也是教学的重点所在。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对学生进行数学应用解题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素质。基于此,为了能够使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达到理想中的效果,教师要对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全面的改革以及优化,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应用题解答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康丽艳.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6).
        [2]巨亚君.基于微信的初中生数学应用题表征训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