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分析方法在小说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教育研究》2020年第8期   作者:王建华
[导读] 小说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

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孔垄镇一中  王建华  435500

摘要:小说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但是在研究中发现,许多学生都存在着看不懂小说等问题,甚至在阅读中存在不知道从哪里下手等.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借助比较分析法,帮助学生理解小说中的内容,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比较分析法;小说;阅读教学
        前言:比较属于艺术构思中的一种,同时也是文学创作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而比较分析法则是从文本整体感知出发,在找出对比点的基础上明确其中的差异,从而加深对作品中内涵与思想的理解。因此在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就要从展现学生主体性入手,借助比较分析法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一、在小说阅读教学中引入比较分析法的意义
        在小说阅读教学中可以看出,借助比较分析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只有合理的使用比较分析法才能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才能在引导、设计问题等的基础上让学生产生出学习动力,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比较阅读其实就是将材料以对照的方式展示出来,引导学生分析出其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在阅读中进行比较能够延伸学生的知识视野,保持思维的活跃性,加深对认识的理解,在掌握知识特点的基础上提升鉴赏与学习能力。在阅读小说中发现,一些小说中的人物性格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也存在着不同的个性。所以在小说阅读教学中就要运用好比较分析法,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认识,从文章内容、形式等方面出发,帮助学生掌握其中的知识点[1]。
        二、比较分析法在小说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一)找出其中的相同点
        在开展小说阅读教学时,需要从筛选角度出发,分析出不同人物之间所具备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等,或是针对不同文章中的特点进行分析,从而理解小说中的内容。通过组织学生使用比较分析法能够找出其中的表现手法,同时也可以探索出文学创作中的规律。如在讲述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这一文章时,就可以从菲利普夫妇的语言、动作以及神态等方面出发,探讨出人物的内心变化。只有经过准确的分析,才能总结出人物的性格与特点。所以说通过对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态度上的变化可以看出,在当时社会环境影响下,主人公的父母价值观不断扭曲,有着视金钱如命的性格特点,也正是受到这种性格特点的影响,使得其对亲情、对人的爱、同情不断淡化,同时也展现出了其庸俗与自私等。在面对富人于勒时表现出了赞、盼等态度,而在面对穷人于勒时则表现出了骂、躲等态度。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文章中凸显了人物形象,而学生在阅读这一小说后也加深了对比手法下展现人物性格的认知。所以在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一知识,就可以将《范进中举》《变色龙》结合在一起进行对比。在阅读《范进中举》后,可以看出范进在中举前、中举后所发生的变化,从而明确在当时的社会环境法下,受到科举制度的影响,使得人的思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中举前一心追求功名,但是在中举后却表现出了欢喜疯了的行为等。而范进喜极发疯过程中,有一些体现人物性格改变的描写,如“爬将起来”“拍着手大笑”以及“飞跑”等形象的动作描写,将范进发疯刻画的淋漓尽致,文中透漏出强烈的讽刺意味。在小说中还涉及到了其他的人物形象,如分析胡屠户在面对范进中举前、中举后的态度后可以看出,胡屠户是一个嫌贫爱富的人,范进在中举前胡屠户主要以挖苦、咒骂等为主,但是在范进中举后则表现出了溜须拍马等。在阅读《变色龙》时可以看出,奥楚蔑洛夫在解决狗咬人事件时,因狗主人身边的变化,对郝留金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而通过其态度的变化也展现了奥楚蔑洛夫趋炎附势的性格。当发现狗主人有一定地位时,利益批狗护人,当发现狗主人没有地位时,则批人护狗。通过对比《范进中举》《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三篇小说可以看出,都使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而将相同写作手法的文章放在一起进行阅读,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对比写法的特点,同时也可以将所掌握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2]。



       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对比写作方法,掌握知识点,就可以将《孔乙己》《范进中举》中的人物进行对比,以此来加深学生的印象。第一,孔乙己、范进。从主题上来讲都是受到了封建社会中科举制度的影响。因孔乙己一直没有考取到功名,所以只能在社会底层生活。但是孔乙己一直自命清高,不愿意自食其力,生活穷困潦倒,而范进虽然经历了多年的失败,但是在老年中举后却出现了欢喜疯了,虽然小说是一反一正的,但是从根源上来讲却是相同的,而最终结果也是相似的。第二,丁举人、张乡绅。丁举人自身权势并不高,但是在中举进入到统治阶级后,不论是身份还是地位自然远超孔乙己,当孔乙己偷东西后,强避孔乙己写伏辩,并采取了吊着打等行为,造成孔乙己腿被打折,而这也就展现了丁举人冷酷无情的一面。张乡绅在范进没有中举以前表现出了不屑一顾的态度,但是在范进中举以后张乡绅立即送来了五十两银子、三进三间房子,虽然贺礼不算重,但是从范进的角度来讲,却也是不轻的,也证明了张乡绅与范进统一战线,鱼肉乡民等。可以说在经过科举考试后,得到了功名,提升了自身的地位。当通过科举便青云直上后,使得一些人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不论是丁举人还是张乡绅,虽然所使用的手段各不相同,但是从实质上来讲却是一样的。科举起源于隋朝,在唐宋时期进入到了繁盛的阶段。第三,短衣帮、胡屠户。受到封建统治的影响,使得劳苦大众的热情、同情心逐渐丧失,最终变成了麻木不仁等,而对于短衣帮来讲,孔乙己连秀才都不是,所以可以被奚落与取笑。当孔乙己进入到店里后,所有喝酒的人都开始取笑他。而从侧面上来讲,短衣帮并没有认识到自身与孔乙己一样同处于社会的地层,所以当面对孔乙己时,并没有产生出同情等心理,而是采取了哄笑、取乐等,而这也就成为了短衣帮在劳苦的生涯中所追寻的片刻快乐。胡屠户有着嫌贫爱富的特点,当范进中举以前认为范进是烂忠厚没用的人,虽然希望范进能够中举,但是也采取了讽刺嘲弄等,一直使用不堪入耳的话骂范进,而从本质上来讲,则也是短衣帮的一种体现。所以通过比较分析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迁移能力,掌握人物形象特点,明确人物的内心世界。所以说在小说阅读教学中使用比较分析法不仅可以加深对小说中人物内心世界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掌握任务的塑造方法,培养学生的鉴赏与理解能力,不断积累写作素材,掌握阅读技巧与方法[3]。
        (二)挖掘小说中的个性
        借助比较分析法能够实现对小说情节的准确分析,同时也可以找出人物的个性特点。所以在小说阅读教学中就要做好写法分析与比较,与学生一起探讨出其中的谋篇布局方法。如在分析《我的叔叔于勒》时,通过对丈夫与妻子的对话进行对比可以看出两人在性格上的差异。当丈夫提出要吃牡蛎后,妻子则表现出了迟疑不决的态度等。而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丈夫所摆出的绅士风度完全是打肿脸充胖子,而妻子因害怕花钱反对丈夫的提议,但是却以“害怕伤胃,男孩子不能惯坏”等为理由,表现出了妻子比丈夫更有心计、精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下文中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改变。“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次成了正值的人,有良心的人”和“好心的于勒”对比“他是个法国老流氓”,“这个贼” 。当学生把相关的语句进行汇总对比就会发现,这家人对于于勒的看法和盼望,等了十年之久,随着希望的与日俱增,见面时候的失望也就随之爆发了。这种鲜明的对比,能够折射当时整个社会的情况。而在《范进中举》《孔乙己》中在表现手法上有着一定的差异性,前者为对比夸张,后者为白描法[4]。
        结语:综上所述,在小说阅读教学中就要从比较分析法出发,以对比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掌握小说中的表现手法,逐渐提升了学生的鉴赏与理解能力,加深了对写作技巧的认识与理解,从而提高了阅读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林丽琴. 用比较阅读法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J]. 文学教育(下), 2013,(10):120-121.
[2]王飞. 运用对比分析法激活小说阅读教学——以莫泊桑《在乡下》为例[J].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5, (01):14-16.
[3]李安萍. 新课标下比较阅读方法的运用例谈[J]. 中学语文旬刊, 2008,(09):35-36.
[4]李广学. 浅谈比较阅读法在小说教学中的作用[J]. 读与写:上,下旬, 2014, (04):105-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