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生命教育,优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课程 教材 教法》2020年11月   作者:黄锦团
[导读] 所谓的生命教育就是指,运用相应的手段和方法有目的性、有计划性的对以生命为主题,培养生命意识为目标的教育活动进行开展。

广东省惠东县大岭新村小学 黄锦团

摘要:所谓的生命教育就是指,运用相应的手段和方法有目的性、有计划性的对以生命为主题,培养生命意识为目标的教育活动进行开展。通过生命教育的有效开展,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加强对生命有限性和唯一性的体会,使得学生的生命意义得到更好的丰富。所以,在当前,小学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发挥学科的价值和优势,加强生命教育的渗透,让学科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
关键词:生命教育;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渗透
        前言: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体系当中,道德与法治课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可以有助于学生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小学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不断地展现学科的优势,加强生命教育的渗透。这样可以让教育的开展更加有价值和意义,带动学生的全面和综合发展。
        一、渗透生命教育优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意义
        小学教育具有着较强的启蒙性。而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学生的可塑性也是非常强的[1]。所以,无论是结合教育特点还是学生特点,通过生命教育的有效开展都能够有助于学生心理状态的健康,并能够更加符合教育的特点和本质,将教育的价值、内涵充分的展现出来。对于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来说,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日常学习都是比较贴近的,能够将学生当前的内心作为出发点更好的实现心理和思维的引导。这样就可以有助于学生一些潜在的心理问题得到解决,让学生能够敞开心扉,珍爱生命,让学生的身心状态都变得更加健康。也能够带动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真正的推动学生的全面和综合发展。所以,在当前,小学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际开展中一定要从不同的方法和路径带动生命教育的渗透。使得学生在此过程中收益颇丰,使理想的课程教学效果得以达成。
        二、渗透生命教育优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对策
        (一)立足教材内容,渗透生命教育
        在人教版的道德与法治教材当中,其中有关于生命教育的教学内容是非常多的[2]。所以,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要想更好地实现生命教育的渗透,首先就应该将教材课本作为立足点,应该对其中的内容不断地进行整合和发掘。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对生命形成正确的认识,能够对生命抱有尊重和珍惜的心理态度,真正的使得生命价值得到提高。例如,在讲解《父母多爱我》一课的过程当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生命的本质和珍贵之处,教师就可以在教学当中通过多媒体来为学生播放短片。在短片当中介绍的是人是如何从一个受精卵变成生命、又是如何从婴儿逐渐的成长为青少年的。在视频观看过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个开放性的空间,让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和体会。可以在无形当中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来之不易以及父母对自己的付出,让学生能够真正的感恩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
        (二)创新教学方法,渗透生命教育
        在生命教育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应该追求渗透方法的多元化[3]。


不仅仅要局限在技能和知识上,应该真正地让生命教育的开展感染人、触及到学生的心灵和灵魂。这样才能够达到理想当中的教育效果。例如,教师可以联合学校,将“珍爱生命”为主题开展相应的讲座,可以对一些专业人士进行邀请来开展讲座,使得学生在听讲座的过程当中对生命可贵进行感受。其次,也可以邀请社会上的一些消防员、警察,在校园内更好的传授一些自救知识、技能。让学生在实际的情景当中更好的感受到生命的重要性,让学生可以对生命产生珍惜和热爱的心理。最后,在日常当中,教师也可以在课程中根据实际的内容为学生播放一些相应的影片.比如《唐山大地震》、《1942》等等。通过经典影片的观看让学生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更好地进行体会,使得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当中也能够珍惜生活、珍惜每一分每一秒。使得学生可以密切的联系自身,加强对生命的体悟,促使理想的课程效果得以实现。
        (三)结合时事热点,渗透生命教育
        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实时热点的有效渗透,让学生对生命加强关注和重视。这样就可以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在课程开展的过程当中集中专注力,例如,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有关于疫情的新闻以及数据。让学生感受到在疫情下,人的生命是非常脆弱的,疫情为无数人的生命、财产和健康安全都带来了非常大的威胁。但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党的领导下,我们中国人依旧众志成城,共同抗疫,并且已经度过了最为艰难的时刻.通过这样的方式就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坚强和脆弱。在无形当中更好的达到生命教育的效果,让理想的课程教学实践目标得以真正的落实。使得学生可以爱惜生命,珍惜他人的生命,使得学生的生命意识得到增强,使得生命教育在课程中的内涵和价值得到不断的展现。
        (四)拓展社会实践,渗透生命教育
        针对于道德与法治这一课程来说,本身也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要想更好的实现生命教育的渗透,单单依赖于理论上的阐述则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也可以对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积极的进行开展。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加强对于生命和世界的认知,能够让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得到不断的提高。例如,在日常生活当中可以开设一些以冒险、素质拓展训练为主题的活动,鼓励学生在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突破重重关卡,能够在模拟的情境当中感受到生命的珍贵。此外,在日常生活当中,也可以对社区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可以带领学生开展一些敬老院的故事会、孤儿院的帮扶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会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珍贵所在,在无形当中达到生命教育的效果。
        结论:综上所述,将生命教育有效地渗透在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对教学的开展起到丰富的作用,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树立起珍爱生命、珍惜时间的意识,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所以,在当前,应该立足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结合时事热点、拓展社会实践.让生命教育在课程当中得到真正的渗透,让学生可以获取到更多。
参考文献:
[1]崔金锐.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J]. 新课程,2020,(34):164.
[2]蔡维金. 试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安全教育策略[J]. 新课程,2020,(34):232.
[3]蒋海莲.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J]. 试题与研究,2020,(24):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