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闽南童谣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碰撞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课程 教材 教法》2020年11月   作者:陈怡禧
[导读] 新课改理念下,教育事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全新教育理念提出,优化了幼儿知识学习的效果,也促进了幼儿未来良好的发展,而幼儿阶段的教育工作也至关重要。

晋江市安海镇苗苗中心幼儿园 陈怡禧

摘要:新课改理念下,教育事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全新教育理念提出,优化了幼儿知识学习的效果,也促进了幼儿未来良好的发展,而幼儿阶段的教育工作也至关重要。所以本文也结合幼儿园教学活动具体开展的形式,提出闽南童谣与幼儿教学活动的有效结合,希望能够使二者之间在合理碰撞的过程中,擦出不一样的火花,从而保证幼儿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了解不同的地方文化,促进幼儿园教育活动整体水平的提升,为我国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闽南童谣;幼儿园;教学活动
        前言:在对闽南童谣进行筛选和梳理的过程之中,需要结合当前教育工作所提出的需求,保证教育真正的与素材相互结合,从而打造高质量的课堂环境。本文就结合幼儿园教学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重点了解到闽南童谣这其中的具体融入策略,希望能够利用多样化的灵活教育形式,有效对资源进行利用,从而打造高质量的幼儿园教育环境,使幼儿园教学真正的向实用、可行性方向所发展。
        一、首首童谣动心璇,灵活多变吸人眼
        闽南童谣中渗透了非常深厚的本土优秀文化,在构思上具有一定的巧妙性,语言生动、浅显、顺口、节奏感强,符合幼儿阶段孩子学习的需求,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之中,就需要结合使用灵活多变的课堂教育形式,优化幼儿知识学习的效果,也真正地发挥出闽南童谣所具有的优势和特色。
        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可以以幼儿园小朋友比较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主题性活动、区域活动和表演活动等各种各样的形式,开展正确的教育工作。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在发展过程中所提出的需求,教师需要通过多样化的途径,了解幼儿兴趣的特点,然后集体开展教研活动,对闽南童谣的文化进行有效的筛选,根据目标制定出合理的教学内容。例如:小班就可以以说唱的形式,开展游戏的活动——《天黑黑》;中班可以利用舞蹈表演的形式,开展表演的活动——《西北雨直直落》;大班活动则需要以民俗的知识为核心,开展主题的活动内容——《新正月》等。这样的活动具有一定的趣味性特点,也能够在良好的活动氛围创设过程中,真正的把闽南童谣这些乡音、乡韵的内容渗透到幼儿教育过程中,使幼儿在学习知识和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到闽南童谣所具有的魅力。



        二、丰富资源课中融,师生学习笑开颜
        在我国幼儿园教育活动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之中,闽南的童谣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多样化的特色,内容的丰富使幼儿园教育资源在选择上也拥有着不同的方向。闽南童谣整篇的篇幅相对比较简短,容易唱、容易记忆,这也为人们带来更多童年的欢乐。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来看,教育工作者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之中,都需要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为核心,这样才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真正的参与到课堂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辅助形式,通过有效的家庭教育开展,能够优化幼儿知识学习的效果,也能够让幼儿得到健康的成长和进步。所以幼儿园在开展闽南童谣教育活动时,需要调动家长共同参与、共同分享的助教模式,邀请民俗表演团体进入到幼儿园内部,使家长共同欣赏这些闽南童谣的特色,并且与孩子一起学习闽南童谣。这样的多样化方法以及多种多样的闽南童谣资源融入,使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更为便捷,也能够使幼儿园教育工作,向着拓展性的方向所发展,利用童谣的丰富多样性、成熟有效性,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良好的成长和进步。
        三、科学技术巧应用,童谣课堂欢乐多
        在信息化的环境和背景下,多媒体技术属于教学工作开展和实施的一个辅助性的手段,其能够有效突破传统教育工作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时间,以及空间上的限制,最大程度地开拓了幼儿的视野,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内容。所以闽南童谣的教学工作,需要借助多媒体技术形象,生动地把一系列教育内容融入到课堂之中,利用具有趣味性的画面,以及言简意赅的解说,还有悦耳动听的音乐,使整个课堂的内容由枯燥向着形象的方向所发展,也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起幼儿对于音乐知识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课程时,就可以渗透闽南童谣的内容《惠安扎某水茫茫》,教师可以把这个童谣匹配相关的视频,可以剪辑海边儿女孩织渔网的情景,这样画面与音乐相互匹配,能够让幼儿在观看课件的时候,拥有着亲身融入其中的感受,让幼儿在听着背景音乐时,有意无意地学会背景音乐的欣赏。从而通过童谣的内容,为歌唱的学习做好铺垫,使幼儿多种感官的参与到童谣学习的过程之中,收获最佳的知识学习体验。
        结论:综上所述,本文结合以上的内容,提出闽南童谣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具体的融入方法,希望能够通过最佳的教育形式以及教育策略,优化幼儿园教育工作开展的整体效果和质量,从而为幼儿后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秀明.多元融合,促幼儿园表演游戏创意开展[J].教育观察,2019,8(09):38-40.
[2]阮俊宇.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闽南童谣文化价值及传承[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7(06):172-174.
[3]陈丽婷.幼儿园小班闽南童谣教学之我见[J].才智,2013(28):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