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机电综合应用创新教学实训平台搭建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课程 教材 教法》2020年11月   作者: 张道平1 张全州1 李雪春2
[导读] 在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实训平台过程中,必须紧密围绕创新思维的培养以及创业能力的形成而展开。

湖北荆门职业学院1   湖北荆门市教育学院  2   张道平1      张全州1      李雪春2   448000

摘要:在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实训平台过程中,必须紧密围绕创新思维的培养以及创业能力的形成而展开。通过构建更为成熟的实践实训平台,能进一步地推动日常工作过程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并且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各类院校在形成实践实训平台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实践实训平台的框架,融入多种不同的创新创业实践模式,通过成熟的运行机制保障实训平台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要求,满足当前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需要,最终推动创新创业实践实训平台在院校的日常教学过程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机电综合应用;实训平台
        引言:随着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机械与电子等专业已经密不可分,对机电综合应用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培养方式无法很好地满足企业生产的要求。高职院校的机电教学平台通常都是独立教学,设备功能单一,实验项目陈旧,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影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本文对高职院校机电综合应用创新教学实训平台进行研究。
        一、创新创业实践实训平台构建的要素
        (1)实践实训的模式。实践实训的模式关系到实践实训平台是否能够满足学生能力培养的需求,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实践实训模式多种多样,包括校内与校外各种合作的形式,这种方式上的差别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能力。在优化这些模式的过程中,必须创新其运作的实际模式,并且细化其内在的各种构成,从而真正实现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
        (2)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即学生把握新生事物的意识及能力,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实际现状,必须深入考虑如何优化配置各种生产资源,在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具备这种能力是极为重要的,也是实践实训模式发挥其实效性的。
        (3)以学生为主体。因为实践实训模式最终的培养对象是学生,只有学生具备创新创业的精神,才能真正发挥这种模式应有的作用。在推动该实践模式的优化过程中,教师必须始终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如学生在创新创业精神上面的缺陷,以及学生需要提升的空间,都必须通过实践实训模式进行优化。因此,学生的需求应该是整个实践实训模式必须抓住的重点和要素,而且学生是否掌握创新创业技能,也是实践实训模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高职院校机电综合应用创新教学实训平台搭建与实践策略
        (一)配置层次分级的智能实训设备
        其一,新增桌面型5轴机器人、双臂协作棋类机器人、滑轨式绘画机器人、3D塑料打印机、Robotmaster组件,慧鱼组件构建了机器人创新基础实验室,主要面向大学一年级开展机器人体验,机器人创意比赛等,培养学生对智造技术的双创意识和兴趣;
        其二,构建机器人搬运、码垛、焊接、装配、打磨等与智造工艺相关的离散型实训装备,以及自动化机器人分拣和焊接系统、物流仓储管理系统、机器视觉平台等教研级智造系统,用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其三,实施引企入校,校企共建产教融合大楼,配置工业级别,面向地方企业实际产品生产运行的CNAS和D-Laic生产线以及面向企业服务的金属粉末打印平台以及智能制造加工检测装配平台等,以培养学生企业管理、制造、物流等全方位的生产技能。通过以上教学级认知型、产线模块型、工业级生产型的实训装备,逐步提高学生在智造技术的创新创业能力。
       (二)加强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合作
        在机电类专业实训平台教学过程中,应加强职业院校机电类专业与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要将机电类专业教学与企业的岗位工作相结合,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从而不断提升机电类专业实训平台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实习的过程中,必须要与企业进行无缝连接,同时要充分结合企业的岗位用人标准,使学生能够加深对企业岗位需求的认识,能够拥有较强的职业素养,以便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要加大力度建设与改造职业院校机电专业的实验室或实训平台,锻炼教师的科研能力,为高效课堂的开发提供保障,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加可靠的实训平台,使学生的机电专业水平与专业技能都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下得到积极发展,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有效实现机电类专业实训平台教学模式的改革。
        (三)建立实训平台绩效考核评价
        通过建立实训平台绩效考核评价系统,将实训平台的运行成效进行客观、科学、合理的展现,并对其进行评价;通过绩效考核评价能更加规范地使用实验(实训)室,更加系统地对每个实验(实训)室进行合理优化,发挥其最大的功效,拓展社会服务等功能。绩效考核引入相关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使得整个实训平台的管理模式系统化、科学化
        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繁荣发展,国家及相关行业对机电类专业人才提出更大的需求,用人单位的机电人才招聘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创新型应用人才的主阵地,高职院校更应谨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找准高职机电专业的教学问题,针对性开展改革操作。基于职业能力设置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校企合作以共造实训平台、创新多元化专业教学方法等。不断接近高职机电人才素质教育标准,才能不断向社会输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袁国贤.机电专业高职创新创业教学研究[J].电气传动,2019,49(11):129.
[2]杨成菊,吴航.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二元制”办学优势及创新管理策略[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01):129-130.
[3]于波,李晓宏.高职机电专业实训教学中虚拟仿真技术的创新应用[J].才智,2018(04):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