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课程 教材 教法》2020年11月   作者:冯蕾
[导读]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当前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需求,教师必须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作为评判学生能力的标准。

浙江省义乌市苏溪三小 冯蕾

摘要: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当前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需求,教师必须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作为评判学生能力的标准。小学阶段是人生的形成期,所以教师应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并改变在传统课堂中的权威地位,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这也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基本要求。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引言:核心素养是一种具有普遍价值的能力与价值体系,具体到数学学科中,数学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个人终身发展过程中所需的数学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通常来讲,数学核心素养规定着数学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思想、基本技能以及基本的活动经验。具体来看,数学核心素养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而数学抽象能力、直观想象能力与数据分析能力均是其中的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应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有更加准确的把握,并以此为基础实施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组织策略。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明白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其主要的方法是让学生通过参加数学学习实践活动,通过活动设定相应的学习情境,由老师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思维逻辑进行解答相应的问题。实践活动本质上来说就是学习活动,通过实践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能力、学习态度、学习价值等各个方面的能力。通过加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具有很好的推理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建模分析能力,让数学学习更加简单更加具有趣味性。
        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
        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率,注重学科之间、课程之间、传授方式、师生互动的融合。只有在这种的情况下,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在有效的时间内实现高质量、高效率传统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失去了自主学习能力,疏忽了学生兴趣的培养。而恰恰相反的是学生需要找一个让自己最适合的接受新知识的方式自学,一个以自学为主,一个以老师教学督促为主,新型课堂形式与传统模式形式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这里。采取灵活的课堂环境,更看重与学生知识的内化,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学模式主要以学生自主,这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教师需要和学生构建知识桥梁,有效的将知识和趣味结合在一起。使得学生充沛施展自主意识和主动参与能力,提升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
        (二)注重数形结合,培养直观想象能力
        以“植树问题”为例,这是小学阶段一种十分典型的问题。


由于这一问题有多种不同的情况,所以如果仅仅借助数量进行问题解决,必然会增加解题的难度,并容易出现一定的错误。于是,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进行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具体来看,学生可以用线来表示植树的线路,用线上的点来表示种植的树木。这样一来,就将植树问题转变为一条封闭或者非封闭的线上的“点数”和相邻两点间的线的段数之间的关系问题。然后,学生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对不同情况进行了讨论,并自主归纳出了不同情况下植树问题的公式。最终,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并提高了学生的解题效率。
        (三)通过平面几何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是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感知和运用能力,即几何图形的位置、形状、大小在脑海中留下的空间感知能力。空间观念是学生必须要形成的数学素养,其要求学生围绕具体的图形展开观察、分析、想象与判断,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逻辑推理能力。教师要多措并举,优化平面几何教学,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如,在教学“角”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促使学生运用硬纸条和其他材料制作一个活动的角,然后促使学生结合直观的实物,分析影响角大小的因素。再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促使学生动手制作一个三角形,然后使学生通过直观的动手操作,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了解三角形的分类,学习三角形内角和的相关知识。
       (四)通过计算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计算是数学科目的重中之重,也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最多的知识内容,而且是学生终身需要运用到的数学技能。尤其是小学阶段,其涉及到的100以内的加减,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乘除,小数、分数的加减乘除等,在日常生活中被运用的频率更是非常高.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运算能力,才能运用其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加强计算教学,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如124×36,学生要结合124×6这一竖式的计算法则推导、类比出124×36的计算法则。并且,教师要促使学生运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124×36的计算过程,从而促使学生加深对计算法则的理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面对文化多样性的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改革情况下,根据所学知识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其学会深入研究,教会他们如何探究。把教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以融会贯通的方式体现在知识建构体系中,良好的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发展政治教学,必须在探索方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教学水平上下功夫,促进学科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修明.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的基本路径探究[J].华夏教师,2019(36):21.
[2]林素娟.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19(12):26.
[3]王开林,来有武.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华夏教师,2019(32):17-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