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体育课上开展趣味田径教学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课程 教材 教法》2020年11月   作者:倪海思
[导读] 开展趣味田径教学可以增强体育课程的趣味性,相较于传统的田径运动,趣味田径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较低,更利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的热情。

义乌市幸福湖小学 倪海思

摘要:开展趣味田径教学可以增强体育课程的趣味性,相较于传统的田径运动,趣味田径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较低,更利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的热情。同时,通过学生共同参与该体育运动项目,对于他们独立意识、集体意识、竞争意识有着更多的帮助,是小学体育教育中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推动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并未后续体育教学提供更多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小学体育;趣味田径;教学
        引言:在当今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开展小学体育田径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结合学生们实际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来开展教学;另一方面,要结合学生们的兴趣爱好来制订具体的教学方案,以此来有效提升教学过程的趣味性,从而促进学生们全身心地融入到田径教学的过程中,进而促进其体育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小学体育趣味田径教学的优势
        (一)、有增强小学生的身体机能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这时让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有助于锻炼学生肢体的协调性,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协调发展。具体而言,运动有助于促进人的脑力与智力的开发,使得德智体美劳不再是单独发展,通过运动促进身体机能的发展与成熟,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运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田径运动,通过在田径训练中锻炼上下肢的协调摆动,促进学生自身机体的协调性,使其改正不良行为习惯。因此,开展趣味田径训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促使学生在运动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老师通过趣味田径教学法的应用,能够有效地调动起学生们参与田径运动的积极性。对于小学生们而言,往往比较喜欢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当中。因此,老师如果能够提升小学体育田径教学的趣味性,必然能够促使学生们积极主动参与到相关的田径教学活动中,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另外,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方式,不但能够逐步消除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抵触心理,还能够逐步激发出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田径训练分为两种模式,单人田径和集体田径。首先,单人田径训练,有助于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促使学生勇于自我展示与尝试,从而促使学生建立为实现目标而不断尝试的意识。其次,集体田径训练有助于学生团队责任感和宽容品质的培养。在团队竞赛中,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一员,学生不仅要学会承担自己的责任,还要学会在比赛中队友出现失误时给予_定的宽容。因此,学生在田径训练中,不仅可以养成坚韧的意志,提高S身的责任意识和宽容意识,明确目标,还能促进学生良好道德情操的培养。趣味田径训练的开展,可以使学生们相互取长补短,在残酷中收获感动与尊敬,更能收获情感教育。
        二、在小学体育课上开展趣味田径教学的实践
        (一)、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
        科学合理地制订教学方案是开展小学体育趣味田径教学的基础保障。首先,教师要确保田径教学能够符合学生们实际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此,教师除了要充分掌握学生实际的身体素质情况之外,还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从而制订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例如在制订具体的训练方案的时候,除了要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来选择训练方法之外,还要结合身体承受能力来选择适宜的训练强度。其次,要引导学生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去进行田径训练,不要将相关的训练任务当成一种负担。只有这样,才能够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例如当学生参与田径训练的过程中,有的学生由于意志力的薄弱而产生了放弃的念头,此时,教师要给予其相应的鼓励和激励,促使其逐步增强自身的意志力,从而顺利完成相关的训练。


长此以往,不但能够促进其意志力的增强,还能够切实提升其身体素质水平。
        (二)、将趣味田径与游戏有效结合
        众所周知,田径这一项体育运动是一项需要多人参与的集体项目,具有分散性、活动空间较大等特征,所以很多小学生在开展田径运动与学习的时候,经常会忽视一些细节,像是田径规则、运动之前的热身等等。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想真正有效开展趣味田径教学,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田径学习的好处,在教学过程中将游戏与趣味田径有效结合在一起,在整个教学课堂之上来为学生讲解田径规则,同时使用小学生喜爱的游戏活动来展开规则教育,这样就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田径运动的认识,有效提升趣味田径教学效果,同时也能保障趣味田径教学是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一种教学手段。小学生年龄小,刚好处在一个爱玩、贪玩、好动的年龄段,所以将趣味田径与游戏教学有效结合可谓是意义非常。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体育常识教学的时候,可以将"抓手指”这一游戏作为趣味田径教学内容,以此来有效调解学生脑力疲劳,让学生在课堂上形成良好的品德与素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需要为学生讲解清楚游戏规则,这样学生才能在游戏之中运用规则,从而有效降低学生整个学习难度,促进学生对于田径规则的把握,为之后有效开展田径运动奠定基础与保障。
        (三)、合理运用体育器材开展趣田径教学
        小学体育趣味田径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对有体育器材进行随意的选取,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体育器材的使用,才能起到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如:选取瑜伽球与跳绳的两种器材,进行趣味田径教学活动,仍需要进行小组赛的方式,每个小组的成员可以分成两拨,一波需要在骑在瑜伽球进行比赛,一波需要在跑步过程中以跳绳的方式进行比赛,哪个小组率先完成全部的活动,即为比赛的胜利方。有关的器械的选取其实是非常多元化的,教师可以就地取材,自行选取不同的动作、比赛内容,让学生积极自主的参与到趣味赛之中。还可让每组的学生自行设置动作,由另一组的学生学习及表演,哪一组率先完成指定的动作,即为比赛的胜利方。通过这样的方式,强化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身体的协调性,并在娱乐的过程中,强健身心,提升个人的身体素质。
        (四)、借助普通场地开展趣味教学
        趣味田径对场地没有太多的要求,通常学校场地都可以满足趣味田径的要求,在趣味田径的实施中,需要保证场地的整齐和平坦。这样各类趣味田径活动开展更加方便。在体育课中,教师可以结合场地的条件,对趣味田径展开适当的设计。适当对场地进行优化,对趣味田径是有帮助的,比如在比较宽阔的场地,让小学生参与障碍接力的训练,可以运用各类的物体,为小学生设置障碍。可以让接力跑的训练变得更加具备挑战性和趣味性。若是场地比较狭窄,则是可以让小学生进行青蛙跳的练习,从而让小学生体会到田径运动的诸多乐趣.再或者如:蛇形跑、螺旋跑、“拉网捕鱼”、套橡皮筋等方式,都可以增加田径教学的趣味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趣味田径是现如今较为常用的一种运动形式,也是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共鸣的一种运动教学形式,其主要特征就是丰富多样、趣味生动,所以很多教师都将其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之上。在体育课堂开展趣味田径,不仅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规则意识,还能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运动中健全自身人格与品质,从而有效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林章.趣味田径在小学体育中的作用见解[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07):185+20.
[2]赖建辉.试论新课改下的小学体育趣味田径教学[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3):36+38.
[3]张侨盛.新课改下小学体育趣味田径教学初探[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3):2-3.
[4]郭冬梅.趣味田径对小学生田径兴趣培养的重要性[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4):123+125.
[5]修丽艳.趣味田径在小学体育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17(06):1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