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课程 教材 教法》2020年11月   作者:黄晓曼
[导读] “有了兴趣和习惯,你不让他读都难,几天不看书,他就会觉得空荡荡的难受。”

义乌市廿三里第二小学 黄晓曼

[摘要]“有了兴趣和习惯,你不让他读都难,几天不看书,他就会觉得空荡荡的难受。”正如刘国正先生所言,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是学习的先导,只有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努力去寻求阅读机会,才会想阅读,爱阅读,得到阅读满足,点燃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渴望,体验阅读的乐趣,丰厚语文积累。本文试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从立足课堂,课内指导课外阅读、注重阅读方法指导和亲子阅读浅谈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关键词]课外阅读;阅读兴趣;立足课堂;阅读指导;亲子阅读
        “习惯真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的确,好的习惯能使人终生受益,培养学生学会阅读只是方式,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的习惯,才是最主要的目的。
        一、立足课堂,课内指导课外阅读
        在课外阅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难题——学生的盲目性、随意性较大。别的同学看什么书,他也看什么书,不会去细细想想这本书好不好,适不适合自己现在阅读,这就直接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形成。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经过反复的训练才有可能形成的习惯,所以应该遵循从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按“读多、读深、读透”慢慢进行。
        立足课堂教学,引发课外阅读兴趣。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生动形象地介绍,推荐一些适合学生或与课内课文学习有一定关联的课外读物;也可以利用课文中精彩、紧张、感人等情节设置悬念,学生听后、看后产生寻找答案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用兴趣和乐趣这两把金钥匙去开启学生的心扉,激发学生想去看课外读物的兴趣,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以评促读,定期评选“阅读小状元”,树立榜样的作用,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和阅读热情,对学生坚持阅读起到助动和促进作用。
        二、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
        书,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读书,这是一件十分愉悦的事情,学生也能从书中学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在小故事中有了自己的想法,也许道理不大,但长此以往,点点滴滴,学生通过阅读懂的道理会越来越多,学到做人的道理,体会读书带来的乐趣。同时还能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受到真、善、美的启迪,净化学生心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学生的行为习惯也能得到较好养成。大量的阅读,特别是课外阅读,对于学生的阅读水平、语文能力、个性的发展乃至认知思维水平的提高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还应该注重阅读方法的传授,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在课堂上注重了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一是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刚开始可以简单地让学生摘抄一些自己认为比较好的词语,不一定是四字词语,也可以是一些表示动作、神情的词语,引导学生摘录文中的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等,简单地写写自己读了这本书后的感受,从而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二是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每篇文章体裁不同,阅读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引导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这三种阅读的方法。刚开始引导学生以精读为主,等到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经验的时候,可以采用精读、略读、浏览这三种方法交叉进行,文中精彩的地方细细品读,一般介绍主人公等故事情节可以简单地了解大概.三是指导学生学会积累,真正的读书,不仅仅是在感受文章中的情节、内容,还要学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分析,学会积累,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学会一些圈点勾画的阅读记号,背诵精彩片段、摘抄好词佳句、做批注、写读后感,这比刚开始的阅读摘抄更加地深刻。四是指导学生进行模仿佳句、好段、名篇进行练笔,写写相似事物,还可以运用到平时的写话、写作训练上;或者为文中的空白处想象、扩充,按照自己的想象,当当小编者,写写故事的发展,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进行了创造想象力的训练。
        阅读是基础,写作是运用,是课外阅读的延伸,是学生运用知识,学会迁移的语文综合能力集中体现。在开展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前提下,也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勤练笔的能力,坚持每周写话,大大提高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也增强了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三、亲子阅读是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向纵深发展的有力保障
        “亲子阅读”是一种学习手段,一种生活方式,更可以谈的上是一种高雅的休闲,收获的不仅仅是孩子,大人也受益匪浅。
        实践表明:一个家庭的阅读氛围,父母自身的阅读、学习意识和习惯是影响孩子阅读的最重要因素。儿童的阅读应与家人一同分享,因此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家长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家庭中创造一种读书的氛围显得尤为重要。与家长一起分享、学习,为家长在今后的读书活动中有效指导孩子的阅读,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法,使家长在与孩子读书交流的过程中提高修养,推动书香校园创建活动蓬勃开展。同时在亲子阅读中进一步加深亲子关系,体会亲子阅读的情感乐趣,而且有效地促进家长与孩子间的沟通,在与孩子共同阅读中,使家长逐渐体会到与孩子一起学习是一件多么重要而又有意义的事情,家庭生活因为有了“亲子共读”而洋溢温馨和活力。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日积月累中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拓展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才能提高阅读能力,才能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语文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定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
[3]欧楚平.小学生课外阅读[M].浙江教育出版社
[4]刘海聘.课外阅读研究初探[M].上海教育出版社
[5]常丽华.与孩子共同成长——写给家长的信和便笺[J].黑龙江教育
[6]崔峦.小学语文教学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