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夏
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 010000
【摘 要】
初中英语新课标中对于学生的阅读和写作都有较高要求。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欠佳。以读促写的教学策略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通过让初中学生阅读英语简本名著,设计“读前准备、写前阅读、自由写作、写后评价”四个步骤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初中英语;读写结合;以读促写;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英语名著阅读;
一、研究背景
初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较欠缺,对写作兴趣不大,畏难情绪较大,且写作基本功较弱,语法拼写错误较多(李磊,2013)。教师对写作重视程度也不足,投入在写作教学的时间较少,给学生的指导也较少。同时,教师的写作教学理论欠缺,教法单一,通常让学生模仿范文,或者只是给予一些语法上的指导,(刘丽,2005)。
“以读促写”的概念由来已久,最早由Widdowson(1978)提出。他认为,通过以读促写,学习者可以通过写作掌握阅读,同时通过阅读来促进写作。学生需要在阅读指定原文的基础上写作。很多研究都证明了阅读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学习词汇知识和丰富的句式,减少学生作文中的中式英语的句子表达,培养语篇分析能力,为写作提供输入,进而影响输出(朱红梅,2010;)。
二、初中英语简本名著阅读“以读促写”的教学策略
1.阅读材料的选取以及阅读形式
根据Krashen (1983)提出的“i+1”理论,阅读材料的选择需要符合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不能过于困难或简单。同时阅读内容应结合初中生的兴趣,选择故事性或叙事性、可读性较强的文章。英文经典名著的阶梯式简读本阅读,既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水平,同时叙事性强。阅读的进度由教师根据学生的水平,采取较弹性的方式进行。
2.“以读促写”的教学模式:
(1)读前准备。
学生要制定阅读计划,保证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前,完成整本书的阅读,并按时上交读书进度,以便于教师督促。教师在阅读活动前,指导学生了解基本的文学知识,例如小说的定义与特征,小说的基本要素,包括情节、人物、背景、主题,以及小说的作者、写作背景等。
(2)写前阅读。
教师可通过导学案等方式进行阅读指导,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整体分析和细节分析。在导学案中,对于关键的故事情节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思维的深度。对于较难理解的句子,在导学案中进行语法的分析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对于阅读文本中出现的连接词、转折句等进行相应的知识性指导,让学生体会其中的写作手法,帮助学生积累写作技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需要通过设计思维导图的形式对故事情节进行设计整理,并查阅摘录生词和优美地道的句子,积累写作内容和词汇。
(3)自由写作。
教师可根据文本特点,设计多样的写作任务。
写作任务可以为故事概括、故事续写、故事改写,故事仿写或对文章中的冲突或结局进行议论等形式。鼓励学生使用阅读材料中积累的词汇和连接词进行写作,注重语言的准确与连贯性。
(4)写后评价。
评价方式包括学生互评和教师评阅。学生通过展示个人的写作作品,让其他同学从内容,语法,词汇,连贯性,以及思维五个维度,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教师可在学生互评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并对优秀的写作作品在课上进行分享、师生讨论和师生点评。
三、英语简本名著阅读“以读促写”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1.语言能力。
学生通过经典名著阅读的简本阅读,提高了阅读速度和阅读的流畅度。阅读的文本不再是枯燥的,而是生动有趣的故事,学生的阅读兴趣显著提高。从写作能力方面来说,学生的写作兴趣大大提高,有意识地去使用阅读中学到的新词汇,改变了学生无话可说,或泛泛而谈的写作状态,提高了写作内容的丰富性。同时,通过阅读中积累的写作技巧和写作知识,提高了写作的连贯性和条理性。
2.文化意识
从英文经典著作中,学生可以体会英美国家与我们在人文风情、思考方式、表达方式、社会风情风貌、民俗风情习惯的不同,间接地看到英美文化特征的缩影,了解了国外文化。名著阅读也让学生在了解小说文学的特点、积累基本的文学知识、感受作者的思想和心理状态的同时,增强了对英语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提高了人文素养。
3.思维品质
通过对阅读经典名著的故事脉络的梳理,长难句的分析和理解,以及文本的概括,以及对作者主旨思想的思考等活动,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初步具备了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的能力。对作品的主题、主人公的观点态度进行探讨,也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批判性思维能力。
4.学习能力。
通过经典原著的阅读,学生主动思考、自主阅读并生成写作的过程,将舞台交给学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读前准备过程中制定阅读计划,培养了学生参与制定学习目标的学习策略;写后互评的评价方式,也引导学生了解评价标准,并在学习过程中互相学习,调整自己的写作手法和写作策略。
四、结语
通过以读促写的教学模式,学生借助大量的经典原著阅读材料,提高了阅读的兴趣,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落实了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教师需要给学生引导和指点,鼓励学生长期坚持。同时,在实际的读写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努力使读和写灵活整合,而不是机械地运用。
参考文献
Krashen,S.D. 1983.The Power of Reading: Insights from the Research[M]. Portsmouth, NH:Heinemann.
Widdowson,H.G. 1978. 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黄小宸.2018. 读写结合在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392.
李磊.2013. 初中生英语写作中常见的错误分析[D].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刘丽.2005. 提高英语写作能力:对初中学生进行英语写作策略训练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朱红梅.2010. 英语教学中的读写结合[J].科技信息,(10):534-535.
作者姓名:潘夏
性别:女
民族:汉族
籍贯:山西省临汾市
学历:硕士
职称:二级中学教师
主要研究方向:中学英语教育
从事工作: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