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婕
兰州市城关区民勤街小学 730000
摘要:合理运用绘本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通过绘本简单的图画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其次,运用绘本阅读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再次,运用绘本阅读与场景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实现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对英语文化的了解。同时,运用绘本与微课资源的结合,可以培养学生“课前-课上-课下”系统性的英语阅读习惯。
关键词:英语;绘本;阅读;小学生
小学英语教学课程作为小学阶段义务教育的重要课程,对未来进入初中阶段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我国新课标强调要培养小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和写综合能力。阅读能力作为小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与听、说和写的能力是相辅相成,因此,在小学英语教育中,要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把它看作是英语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绘本教学方法最早起源于日本,绘本最显著的特点是文本中的图画并不仅仅是对文字的补充与描绘,而是具有自己独立的价值与功能,在绘本中图画与文字具有同等地位,通过两者巧妙结合实现绘本的意思表达。合理运用绘本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运用绘本阅读,提高英语阅读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保持高度的兴趣,学生在课堂上才愿意主动参与到师生互动和教学活动中,从能化被动灌输为主动吸收,这会使整个教学活动变得轻松快乐,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当然也不例外。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都是从三年级开始,在这个阶段英语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完全新鲜的科目,学生对其充满好奇心,老师要精心策划课堂使学生对英语的这种好奇心一直延续下去,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绘本教学是通过图画与文字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内容的传递,在绘本配画方面一般是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卡通人物,在文字语言方面则是以口语化的语言为主,在绘画教学中老师运用讲故事的口吻对绘本内容进行阅读,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帮助学生良好的英语绘本阅读习惯。
二、运用绘本阅读,提升基础知识掌握程度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重点在于提高小学生的英语词汇量,让学生对基础的英语表达方式、英语文化等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在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上,老师更多的是一味将自己所掌握的基础知识,按照教材的章节讲述给学生,学生只需要把每一篇文章中的生字、词汇、发音抄写背诵下来即可,至于能不能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和正确使用方法,则并不重要。受这种教学形式的影响,学生只是把英语教学课程学习当作是一种任务,只要通过自己的死记硬背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即可,而并不重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这种讲解方式不能吸引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也不能达到提高学生自身对文章的理解力的教学目标,进而影响他们的思维能力培养和英语语言表达能力。
而绘本教学法则更加注重通过故事化的语言、场景和内容来讲述英语基础知识,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比较实用,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激情。例如针对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英语老师在讲解英文字母的基础知识时,可以引入相应的英语绘本,利用绘本中涉及到场景游戏部分,创造分组讲解的情景模式,把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准备图片,一组进行发音,然后再进行交换,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对于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和自信心都有很好的作用,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好奇心,提高了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良好的基础知识对其未来阅读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三、运用绘本与场景结合,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绘本阅读、实物教学和游戏结合的情景式教学方法。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的阶段,但是抽象思维能力不足,在此可以借助情景体验式教学模式中的实物教学模式,通过实物来加强学生对绘本中涉及到词汇的理解记忆能力。
例如学生在学习苹果(apple)、梨(pear)、桃子(peach)、橙子(orange)等水果类词语的时候,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水果小组,让苹果小组的同学们带橙子到课堂上,让橙子小组带桃子到课堂上,通过不同小组交叉携带水果方法,让不同小组交换水果,同时拼写相应的水果单词,拼写正确的可以获得水果作为奖励,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记忆单词的时候,能够勇敢的大声说出来,实现“读”与“说”的同步掌握,同时在进行小组活动的时候,增加了同学们之间的交流,有利于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
此外,英语阅读学习还应了解英语为母语的文化,了解美式英语或者英式英语国家的文化最重要的一个节点在于了解这些国家的重要节庆活动,如圣诞节(Christmas Day)、万圣节(Halloween)、复活节(Easter)等,在这些特殊的节日里,老师要挑选合适的绘本,并且鼓励学生通过场景再现的形式对节日仪式进行表演,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而且会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量。
四、运用绘本与微课结合,培养英语阅读学习的系统性
英语阅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缓慢而系统的过程,要注重从小学阶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在课堂开始前,老师要注重学生对教材的预习,老师可以检查学生对整体文章的把控,个别词语的理解情况。只有高质量的提前预习,才能使课堂45分钟,对课本的讲解更加具有效率性,才能使学生更加充分地掌握课堂知识。课堂结束后,老师要注重布置课后作业,进行相关知识点的巩固与拓展。同时老师还要注重多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保证学生在家能够高效率完成布置的作业,通过“预习—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来提高学生对课本知识点的掌握量,以此循环往返,会使学生对整个小学阶段的知识点掌握得比较扎实,这对于其未来进入中学阶段的阅读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老师可以将这三个环节与绘本阅读和微课资源进行整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英语课程开始前,老师可以选择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以该主题为核心的微课制作,在微课内容筛选上要考虑学生的英语基础和所感兴趣的话题,并且尽量融合本节课所涉及到的一些新的词语或者句型,与此同时整个微课内容尽量以英语为主要语言进行表达,这样不仅可以在学习开始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的好奇心,而且有利于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筛选与本节课相关的绘本进行阅读的同时,配合微课视频,并且在微课视频中设置跟读评分、真人与AI模拟对话、猜单词和连句子等环节以增加课堂学习的趣味性,同时有利于学生理解性记忆所学习的知识点。
在课后练习环节,教师可利用微课内容针对性强的特点,制作3-5分钟的课堂知识提要,让学生复习课文要点,并针对学习结果进行评分,然后依据评分结果针对不同学生的薄弱环节再弹出针对性的学习链接,使每个学生的学习知识差异化,达到差异化教学的目的。
总而言之,绘本阅读对于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为了更好地发挥这种价值,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绘本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内容要具有故事完整性。但是为了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故事情节不宜过于复杂,应简明扼要,同时要存在交叉叙事和跳跃性,这样通过内容前后的连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自动填充内容。其次,绘本图画要直观形象,生动有趣,在选择的绘画题材上要切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符合学生的阶段性英语学习内容。再次,在英语绘本教学中,要注重英语绘本的整体输入和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语感培养。
参考文献:
[1]徐洁.初探小学四五年级英语课外阅读小组合作任务设计[J].名师在线,2020(19):60-62.
[2]张蕾.基于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2020(17):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