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安全教育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3期   作者: 李云霞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小学教育中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
        李云霞
        晋城市城区南村教学区   山西省晋城市 邮编  0480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小学教育中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近年来,小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国家对其的重视度非常高,同时也意识到其中问题的严重性。为了加强学生们的安全教育知识,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重点强调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让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小学生加强安全教育意识,促使安全教学思想能够深入学生的内心,而不仅仅停留于课本中的知识内容,真正将安全教育知识落实到实处。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安全教育;研究策略
        在新时期的背景下,随着各个小学不断加强对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的深入,安全教育是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度的加强学会说呢过对安全教育的重视度,明确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方向,有效的让学生正确认识安全教育工作。目前,在各个小学实施安全教育工作中还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挖掘有效的安全教育教学资源,提升学生安全教育意识,确保小学校园的正常教学工作和稳定的生活秩序。为了可以更有效的完善安全教育工作,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创建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探索有效的安全教育工作发展方向。
        一、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高学生安全教育意识
        (一)制造学校、班级氛围意识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应营造安全教育的氛围,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应该真抓实练,不流于形式。安全教育位于整个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是学生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校园和谐稳定发展的前提。在小学阶段,学生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心智,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缺乏自控自律能力,导致该阶段的学生经常发生安全事故。基于这种现象,学校和教师需要共同努力,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学生安全事故发生率。具体来说,教师需要营造班级中的安全氛围,通过开展安全教育课程、制作安全教育黑板报、在班级中张贴安全标语等方式,让学生从各方面了解安全知识,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学生自我保护以及自我防范的能力。
        (二)发展、预防与干预相结合意识
        学生成长中最重要的问题便是安全问题,教师需了解当今社会与安全教育相关的热点问题,并及时让学生了解关于热点问题背后存在的风险以及应对措施。安全教育和发展教育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两部分内容,安全教育是为了学生未来更好的发展,而做好预防工作则是为了学生能有更安全的成长环境。因此,安全教育的发展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了关键作用,而预防性目标在各类事故和不同案件中防止传播疾病、防止自杀、防止沉迷网络等危害,对小学生危机问题进行科学性干预。
        (三)生命意识
        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进行生命教育时要把生命发展作为指导性原则,在学生的观念里树立生命走向完整、无限以及和谐的意识,在确保生命发展的无限可能性的同时,在不断的超越中提升生命的质量。因此,教师应当要把生命安全教育作为重要教学任务对待,把生命意识融入教学内容中。生命教育最主要的目的便是让学生尊重生命、认识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爱是生命中最美好的部分,爱主导着人的情感生活,爱是天赋于人的本能,让学生感知爱的力量和伟大,能使他们感到生命的美好。
        在生命的关爱中,让学生懂得自爱、关爱、被爱,关爱他人,珍视生命。我们不能只给予亲人之间关爱和感恩,要关心更多需要帮助的人。鼓励学生做一个知恩图报、充满爱心、有奉献精神的人,使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珍惜身边人、珍惜自己、珍惜生命。


        二、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实施安全教育
        (一)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学生参与实践体验
        随着学校生源的增加、规模逐渐扩大,这就导致原有的学校规模以及资源难以满足现阶段的学生需要,特别是在宿舍和餐厅这种人口密度较高的场所,更是火灾等问题的频发区。因此,在设计生命与安全教育活动中教师应注重知识活动的趣味性。采用“温馨提示”、“安全知识顺口溜”等学生喜爱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注重学用结合,把学生安全与其生活的环境密切联系到一起。安全教育不能仅限于课堂中,理论知识只是一方面,主要在于真实案例、体验实践、情景模拟、安全知识竞赛等多样化的教育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性,对安全知识的学习也会增加极大的热情,通过讲解真实案例助于学生有更深刻的感受,了解对知识的无知会给自己带来重大的后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实体验是不可缺少的,学校可以组织安全教育实践活动。
        例如,开展地震逃生、火灾逃生的学习,如何使用灭火用具,教师提前将演习过程以及注意事项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掌握基本逃生的技能、自救互救的方法。通过这种实践演练,给予学生特定的思维,面对相关安全问题时,可以有经验的解决和预防。通过专业教师来为学生做心理疏导,全方面了解,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引方向,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二)激发学生对安全教育知识的积极性
        新媒体信息技术的出现给学生安全教育带来了很大的便利,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教育方式,来拓展宣传力度,充分扩充学生在安全教育方面的知识内容。强化学生对安全教育的认知度,接触更多的真实案例,通过视频播放等信息化手段,或者采取模拟演练的方式来带动学生参与学习安全教育知识的积极性。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加强安全教育意识,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学生安全教育的教学效率,完善安全管理工作的不足之处。制定合理的具有长效性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性。
        (三)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道德素养,共建和谐校园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大平台。全方面的培养学生的综合性能力,不仅在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道德素养。在学校与师生共同努力下,共创良好的校园环境,给予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得到全面的发展。学生属于弱势群体应给予更多的保障。
        三、结语
        总之,安全教育工作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视度。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要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展示多元化的安全教育形式,通过采取不同的安全教育活动方案来促进各个工作者在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中的责任与义务,能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汪玉伟,孙淑娟.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落实法治教育[J].天津教育,2020(29):82-83.
        [2]蔡维金.试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安全教育策略[J].新课程,2020(34):232.
        [3]虎彪.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安全教育[J].新课程,2020(21):2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