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3期   作者:唐亚南
[导读] 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然是最为重要的教学目标,
        唐亚南
        阿荣旗第二中学 162750
        摘要: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然是最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这一教学目标有着非常显著的教学作用。但是,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现实存在密切的联系。教师需要着眼于课程教学的具体过程,提升学生的思维探究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学科实验操作的具体技巧及方式。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一、引言
        生物知识学习离不开学生的探究及自主操作,教师需要关注基础生物知识的教授,完善学生的学习思维框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方面需要了解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需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生物实验的教学效果比较明显,同时也是比较基础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有重要辅助作用。生物教师需要积极增强实验教学环节的影响力,改善实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熟练使用不同的学科知识。
        二、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现状
        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是该学科德育改革的重要基础和必经之路。但是,有的教师没有关注不同教学环节对学生探究能力的相关要求。首先,教师忽略了学生实验探究意识的培养。没有重视生物实验探究工作的开展,难以让学生在头脑之中形成生物探究的潜意识。在设置生物实验的过程中,教师没有结合学生在之前实验中所产生的误区来进行调整以及优化。没有主动让学生自主完成实验操作的相关环节,学生仍然存在许多的恐惧感和畏难情绪。其次,教师没有主动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进行分析及研究。学生大胆提出问题的意识不足,这一点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减弱。最后,教师没有结合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积极实现课内外实验教学环节之间的结合,极少有学生能够紧张有序的参与不同的实验探究环节。
        三、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策略
        (一)在准备实验中提升学生探究能力
        首先,教师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意识。在开展实验教学前,教师需要深入分析和全面了解自身的教学目标。确保学生实际与教学目标之间的高度吻合,并在此基础之上设计教学计划。教师需要结合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安排,做好前期的实验课程准备工作,了解具体实验中所需要的器材,确保学生能够打下扎实的实验基础。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有目的、有意识的灌输与实验探究相关的意识以及精神。让学生能够在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并形成潜意识。另外,实验探究实例的分析以及融入也非常重要,教师需要着重了解这一学科教学改革的策略。比如在讲解初中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课件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时,教师以通过提供相应的实验操作工具,让学生在不断探究以及实验的过程中了解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学科知识。这一点能够帮助学生更加重视自身的探究过程以及探究参与行为。
        其次,教师需要设计有趣的生物实验。关注每一个实验步骤的明确要求,准备好相应的实验用品。详细记录整个实验步骤,确保学生能够确保学生能够有一个宏观的认知。为了确保对症下药,教师还需要了解学生在自主参与实验中所获得的知识。

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分析,明确设计与学生知识掌握以及知识应用相关的课题,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会自主分析。其中生物知识以及社会常识的简单普及非常关键,这一点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勇敢的完成实验操作。
        (二)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
        学生是有好奇心的,好奇心对学生的参与实验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师需要关注对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分析,让学生大胆的提出自己的问题。只有当学生产生问题之后,学生才会变得更加积极,进而全身心的投入到学科实验学习中。比如在探究人教版初中生物七上3.2.2植株的生长时,学生会提出自己的疑惑。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寻找根的位置,让学生分析跟的组成部分,了解不同植物根系的生长速度。通过简单的调查以及分析,让学生在自主分析时留下深刻印象。如果教学条件较好,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根的不同位置的切片细胞。很多学生能够主动的融入其中,高效分析和解决问题,解答自己的疑惑。
        (三)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
        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和实验过程中,学生所产生的疑惑有所区别。教师需要让学生自主探究,高效解决问题。但是,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较为有限,教师不能够完全放任自流。很多学生在探究时会产生不同的想法,这些都会阻断学生的思路。教师则可以先让学生记录下自己的想法,然后帮助学生实现有利的有序的探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很多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时自主观察,并且产生更多的能动性。教师只需要引导学生掌握观察的秩序和逻辑,学会主动记录最终的研究结果,自主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这一点能够维持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尽量避免学生天马行空。
        (四)组织学生进行实验交流
        学生的实验交流有益于丰富学生的实验经验和实验收获,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的指导,分析学生实验交流的机会。了解学生在自主实验中所遇到的困难,将有效的实验技巧教给学生。这一点能够快速增长学生的知识,让学生的自主探究实验更加有趣。教师只需要关注不同教学实验环境的有效设置,让学生在完成实验操作后,分享各自的实验收获。鼓励学生自主参与不同的实验过程,提升个人的实验感悟和实验兴趣。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需要确保学生完全自主的参与探索活动,给予学生相应的探究指导。着眼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进行分析,通过简单的剖析以及解读,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实验交流效率和质量。另外,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也能够为学生的实验交流打下扎实的基础。这一点要求教师注重日常教学活动的开展及创新,分析学生在主动参与实验中所遇到的困惑。明确学生的薄弱之处,进一步在思想上重视生物实验探究的结果以及成效。这一点能够更好的凸显前期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明确生物实验设计的具体步骤,让学生主动提出个人的不同意见和看法。
        四、结语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教师一方面需要了解学生的能动性,另一方面需要尽量避免仅仅满足于目前的书本知识,还应该留心设计各种形式生动的生物实验。了解学生在生物实验操作中的具体困惑,确保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实验探究实验。进而自主完成实验,运用所学习的生物知识,学会灵活调整实验步骤。
        参考文献
        [1]周旺平.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J].科教文汇,2020,000(016):142-143.
        [2]吕春科.简析初中生物实验探究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天津教育,2020,000(002):123-1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