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强
福建省惠安第一中学 福建省泉州市 362100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以及各大高校的不断落实,教师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在初中生物课堂上教师也应展开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及水平。教师在平时应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学科问题,在课堂上解决学生们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教师可以将生物课堂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生活中更易于理解的情景来不断提升学生的理解力,通过双方不断配合进而提升课堂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
初中生物 课堂教学 教学创新 教师引导
引言:
由于新课改的要求下,国家更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在初中阶段,由于家长和学生对生物学科的不重视造成了学生放松了对生物学科的学习。然而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所以教师更应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学生更加重视生物学科的学习,在学习生物学科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一.生物教学问题分析
(一)教育理念落后
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由于传统教学是要求学生以成绩为主,忽视了学生的素质教育,从而导致了学生对于生物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二)教学手段单一
在初中生物授课的过程中,由于教学手段单一,教师通常是照着生物教材中的概念和过程进行授课,有的教师甚至是照本宣科。这种方式会直接造成学生对生物学习丧失兴趣,造成学生在课堂上溜号走神,课堂参与感极低,甚至造成学生对生物学科产生厌学情绪。
(三)评价不成体系
在初中生物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在评价上不成体系,教师始终沿用了传统教学以成绩为主的评价标准,这是不合适的。成绩只能说明部分问题,并不能完全的评价一个学生的优劣。另外教师经常以自己的主观感受作为评价依据,导致了评价结果片面。
由此可见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存在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于生物的学习。所以教师在平时更应该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通过一些新方式来进行授课,在生物教师授课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升教师素质,不断提升课堂效率。
二.初中生物教学创新的路径
(一)合理教学,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在新课改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应该更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重视对学生学习意识的培养。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平时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短板,在充分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合理设计导学案。例如在“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这一章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对于教材的研究,将课程目标与教材相结合,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在课程目标里可以设置要求学生掌握分裂的概念,分裂的过程,分裂的特征和现象等问题。
设立目标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上讨论,课后交流等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任何事物的学习都离不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通过合理设置导学案,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只有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才能让初中生物课堂变得更加高效。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不断优化课堂环境的过程中,让学生可以通过更加直观的方式进行课堂学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不断加深对于生物学科的学习和理解,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通过视频和图片让学生置身其中,从而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课堂知识,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例如在讲到“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借助视频、图片让学生对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有了深刻的认识。通过一系列的互动及问题设置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原理,从而让学生对生物的学习产生兴趣。
(三)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
教师在平时授课过程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只有在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不断提升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地位。教师应更加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课堂中不断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师可以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合作能力及协调能力。在小组执行教学任务的时候,教师应充分做好准备,在课前合理制定课堂计划,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当一切准备工作都准备完成之后就可以进行小组内部学习与探究了。例如在讲到“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这一章节的时候,在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从身边的人出发,也可以从自身找角度,通过分析可以得出,某些显性基因是可以得到遗传的。在学生与其他组员讨论的过程中,学生正是通过合作探究不断的提升自身能力。
(四)组织实验,强化学生实验探究
在生物课堂上由于很多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侧重于通过讲述和定义让学生进行新课程的学习,但是由于生物学科本身贴近生活,所以教师在课堂上更应该重视探究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有些带有一些危险性的实验,教师应该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进行实验。例如在“种子的萌发”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在小组内部进行条件假设,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和对比,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实验现象来确定当初的假设是否正确,通过实验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处处都有生物学科的存在。在通过自主探究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们的探究能力和探究意识,将生物学科融入生活之中。
结论:
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在初中生物教学课堂上,教师应该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能力。还应通过多方引导让学生具有主动学习的意识以及自觉学习的能力。在学习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可以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并且可以进行不断创新。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模仿并将模仿来的知识进行整合、应用、创新的过程。学校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在不断转型,在如今学生学习的早已不再是简单的书本知识,更多的是能力的提升。所以在初中生物课堂上更应该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进一步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洁.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J].考试周刊,2020(81):133-134.
[2]王书香.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9(08):158-159.
[3]王秀娟.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9,10(07):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