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段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第21期   作者:王勇
[导读] 在我国整体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是一个基础教学科目

        王勇
        四川省梓潼县金龙镇小学校  四川省梓潼县622150
        摘要:在我国整体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是一个基础教学科目,如果没有语文的学习,小学生就无法识字,更无法准确的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也会严重阻碍其他学科的教学。与此同时语文教学中还涉及了很多心理健康知识,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可以起到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基于此,针对中高年级学生的身心特征,本文首先从三个方面简要分析了其发展的可行性,随后从三个方面简要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策略
        引言: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注重的是基础知识,但是在现代教育过程中,随着小学生年龄和心理变化,在小学中高段语文教学中还需要融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师究竟应该采取怎样的教学措施才能够在语文教学中有效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发展可行性分析
        (一)从教育特点分析
        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精神领域非常重视,教师在教学中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往往采取的这些措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一的定影响,因此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可行性。
        (二)从教学内容分析
        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教学内容包括歌颂祖国,借景抒情,感悟人生等,不论是哪种类型的内容,所要讲述的主旨都是积极向上包含正能量的。但最终的教学目的是要将这些主旨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内在。因此通过教学引导可以让学生的心理达到健康的状态,所以从教学内容来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可信性[1]。
        (三)从教学实践分析
        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偶尔会将实践和语文教学联系起来,为了让学生能够提升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而将生活联系到语文知识当中,也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将语文教学和心理健康结合起来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挖掘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根据内容来进行教学的,所以为了把小学语文教学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教学内容就是关键。教师应该深层次地挖掘教学内容的内涵,然后讲解给学生。比如当教师在讲解人教版《乡村四月》和《悯农》这两首古诗时,教师首先可以为学生讲解古诗的每一句话所要讲述的内容,让学生在了解到种植辛苦的基础上,去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让小学生明白农民伯伯的辛苦,并明白工作没有贫贱之分,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劳动人民是光荣的。因此,在引导学生学习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就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2]。
        (二)从教学方式入手
        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方式不但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同时还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因此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要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比如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采用情境表演的方式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当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人教版《卧薪尝胆》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情景表演的方式来让学生对这篇内容进行更深入的理解,通过表演学生可以感受到卧薪尝胆的艰辛,同时还可以感受到主人公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当学生在理解了这些内容之后,心理上就会产生波动并以其为榜样,学习其优良的精神。再比如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人教版《司马光》这一课堂内容时,教师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司马光自己会怎么做?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观点,不论是哪一种观点,只要是积极向上的,老师都应该给予鼓励,在经过这一系列的讨论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学习司马光这种沉着冷静的精神。通过这样一个完整的课堂来让学生在心中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以确保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再遇到像课堂教学中司马光这样的突发事件时,可以想起司马光的应对态度,从而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从教学评价入手
        中高年级小学生正处于一种需要鼓励的成长阶段,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能一直去否定学生的意见,去磨灭学生的自信心。这样不仅会影响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兴趣,甚至还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让学生变得消极自卑,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对小学生进行鼓励,对学生的错误也应该进行委婉的引导,要不断的去发掘学生身上的优点,以此来鼓舞学生,要不断的肯定他们。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该着重表扬学生的付出和努力,尤其不能用愚笨、蠢笨等一些极端负面的词语来评价学生,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感到自己是被尊重的,自己是被喜爱的,这样学生的心理才能够保证每天是阳光健康的,才能够用一个积极向上、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每一天。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高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中去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有价值的,因此,教师应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评价等多个方面开展小学生的健康教育,以此来保证语文知识的教学,也加强了小学生的心理状态,使其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涂涵.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究[J].读天下(综合), 2019,000(011):P.156-156.
[2]罗敏.小学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思考[J].文学少年,2019, 000(021):P.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