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育德
云南省施甸县职业高级中学 678200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中职语文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放在了教育教学的关键地位。教师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采取以下策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重视听、说、读、写,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借助小組合作探究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素养;开展审美鉴赏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组织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中职语文;核心素养;培养
语文是中职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了解祖国优秀文化、感知祖国文化魅力、传承祖国文化精粹必须学习的一门学科。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中职语文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放在了教育教学的关键地位。中职语文兼备职业性与人文性两个特点,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彰显语文教学的职业性,还要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就中职语文教学来说,其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模块,即语言素养、思维素养、审美素养、文化素养。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这四个素养,打造高质量、高效率的智慧语文课堂,是值得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
一、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现状
核心素养培养这一话题由来已久,它像生命力顽强的仙人掌一样扎根在课堂教学中,激励着教师去优化课堂,提高教学质量。语言素养、思维素养、审美素养、文化素养在课堂上的形态是多变的,是不固定、不具体的,它游走于语文课堂的各个角落,涤荡在每一位学生的心灵深处,指引着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这四个核心素养虽然没有具体的形态,但应该更多地体现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各个细节中,突出表现在师生情感互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然而,在当前的中职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具有以下两点不足:第一,教师不重视核心素养培养,没有树立生本理念。教师没有树立生本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做到有针对性地渗透这四个素养,没有打造师生共同参与的趣味横生的、智慧高效的课堂。第二,教师所采取的核心素养培养方法不够多元化,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没有得到有效激发。一些中职语文教师虽然采取了一定措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但方法单一、陈旧,没能将核心素养培养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融合,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含义
中国的实际情况决定了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核心素养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民族性息息相关,社会是人生成长和发展的舞台,对人一生的心理以及处事方式均具有较大影响,核心素养的核心是使学生能够适应的社会生活,通过自己的实践创新能力,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实现自身健康发展。
三、核心素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
1.通过情景教学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审美观
语文教育贯穿教育工作的各个阶段,中职教育当中也同样是需要开展语言课程的授课工作,但语文教学不仅是一个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更是一种通过教学过程提升核心素养的过程,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的思想观念像积极的方向发展。中职学校的开设目的并不仅仅是促进学生的就业,通过中职教育使学生的心灵得到良好的塑造才是语文学科开设的根本目的。随着网络信息行业的不断发展,视频/影片等方式进行文化传播已经成为了新的时尚,也为教学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过视频观看影片的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加明确的感受到影片中的环境以及人物的思想观念,行为举止等方面的信息,进而使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更加直观的得到提升。
通过视频对于健康的文化进行欣赏能够实现身心放松,视频资料更加直观生动地展示出人物的肢体语言,对于中职教育的学生而言,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优势,使学生在社会生活当中将影视作品当中的好的行为举止学习到自己的身上。语文的学习离不开审美能力的培养,核心素养的渗透与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直接的关系,只有能够发现才能够更加欣赏和效法。观看的影视作品数量较多的情况下,学生才会逐渐形成良好的审美观念,进而有助于核心素养的提升。
2.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
目前,我国的教育工作普遍存在的通病就是学生在课堂当中缺乏发言的机会和思考的能力,教育的授课持续时间长,导致学生并没有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仅靠教师一味的讲解和引导,进而导致学生的上课体验较差,缺乏思想问题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思维的发展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语文学科是一种培养思维方式的学科,通过课文情节的讲解能够更多的引发学生对价值观,社会准则等问题的思考,进而引导学生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语文教学就是一个不断感受和思考的过程,学生通过不断地思考文章抒发的情感,社会舆论等相关的问题,能够提升分辨善恶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上,需要将思考问题和发言的余地积极的交给学生,通过提问题的手段引发学生对课堂讲解内容的思考,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的措施,能够调动课堂上学生们发言的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
3.重视听、说、读、写,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
语言素养指的是学生建构语言以及运用语言的一种素养和能力。建构语言需要进行大量的语文阅读,而语言运用包括听、说、读、写环节,所以,教师除了要引领学生阅读外,还要重视听、说、写等方面的锻炼。首先,教师要激励学生广泛阅读,积累和建构语言知识。教师可以推荐优秀文学作品和优秀期刊让学生阅读,所推荐的作品不限体裁、不限内容,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等,还可以向学生推荐期刊《读者》《青年文摘》等。另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与教材内容相关的阅读内容。如学完《沁园春·长沙》这首词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沁园春·雪》,让学生对这两首词进行比较阅读。其次,教师要强化听、说、写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对于“听”和“说”,教师可以开展读书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引导学生仔细听、大胆讲、认真说。对于“写”,教师可以结合中职生的特点,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如:“请从学生角度,谈谈中美贸易大战对中职生就业的影响。”这样的写作训练结合了当下时代背景,十分具有现实意义,可以锻炼中职生的语言能力。
4.借助小组合作探究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素养
培养学生的思维素养,指的是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如增强思维的发散性、想象性、独立性、批判性和创新性。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小组合作探究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素养。首先,将学生进行分组,确保各小组成员能力不同,让他们互相探讨、互帮互助、活跃思维、激荡灵感。其次,布置合作探究任务。任务要难易得当,最好让小组成员“跳一跳能够到”;任务要生动有趣,充满生活化气息。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促使学生广泛参与合作。再次,对学生的疑问进行指点,不能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灵感,要鼓励学生相互切磋、相互质疑,从而促进新思想、新方法的诞生。最后,开展学习评价,有目的地对合作探究活动进行归纳总结。
中职语文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应该注重实践过程,还要注重整个语文环境的构建。教师不能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开始于一个没有经过任何语言文化渲染过的部分,这样不仅没办法达到所需要的教学效果,也没办法让学生形成相应能力,更别提如何去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了。因此,语文教师应当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田苍劲.新时期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探析[J].华夏教师,2019(24):11.
[1]祁仲惠.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探赜[J].成才之路,2018(04):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