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小梅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县青龙镇总校 066599
摘要:在小学教育当中,语文是非常重要的学科之一,其蕴含着我国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人文性能促使学生身心的良好成长。通过语文学习,学生能更好的掌握母语知识,所以,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学生能够掌握很多实际生活中需要的技能。对小学生展开德育教育,能够促使他们素质与品质的提升,让他们树立良好观念与心态。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新课改下小学低段语文课堂与德育创新的融合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德育创新;融合
引言
德育渗入在现如今教学改革中被广泛关注,德育渗入其实就是将道德品质的教育引入到课堂的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德育水平。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高中,语文学科的重要性都是不可比拟的,语文的教材大多都是喜闻乐见、感情丰富同时拥有重要教育意义的优秀文章,因此将德育渗入到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当中能够有效地培育和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素质。
一、加强合作学习,渗透集体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有其自身的优势。小组合作学习、分组学习或讨论问题,目的明确,就是完成学习任务,巩固和积累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强化学习能力。但是,小组学习,不管老师在不在意,学生有没有认识到,他们之间无形中都存在一种状态:协作、合作。这两个状态贯穿始终,使他们有共同完成任务的冲动和决心,无形中学生之间有了信任,有了责任感,同时增进了同学间的情感。合作学习过程中,老师既要关注小组本身所要探讨的学习内容,同时又要加强组员之间的团结协作,使孩子们从小培养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师在分组时要注意学生的差异性,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特长和爱好等,遵从优化互补的原则,让小组成员的搭配更趋合理。小组成员的合理搭配,更能促进彼此间的沟通交流,团结协作精神更强,提高学习效果。
二、强化口语交际,培养文明素养
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教学很重要的内容,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不重视,甚至忽略,只让学生课下自己看看就不管了。当然,有些老师也会组织学生学习,就某一个口语交际进行课堂讨论和交流,但总是浅尝辄止,不够深入。在新时代素质教育背景下,老师要重视口语交际,并且结合口语交际的学习特点,渗透德育,提升学生的素质。比如,在“打电话”这个口语内容的教学中,老师给学生讲讲如何文明打电话,如“请字当头,谢不离口”,还有“不好意思”“您忙”“打扰”等谦词的合理运用,强化学生平时生活中的文明接打电话实践运用,在提升学生的口头综合交际能力水平的同时,加强其文明礼仪。
三、营造生活化教学情境,培育小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从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来看,有寓言故事、散文、诗歌等体裁的课文,每篇课文都可以传输给小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教师可以从该方面展开教学。但是,从目前小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情况来看,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增加,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兴趣越来越低。产生该问题有以下原因:一方面由于语文教师采用的课堂教学方式经久不变,同时当前小学教育采用跟班制,使得小学生在一到六年级的语文课堂中,接受的是同一个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这就会慢慢地消磨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有些学生家长和教师过于执着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在学生年级尚小的时候已经开始给学生报名补习班,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反感情绪,加之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为偏向于学科教育,没有注重兴趣、德育方面的培养工作,导致学生的兴趣较低。例如,当语文教师在教学《争吵》时,首先可以在课前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请问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和好朋友吵过架呢?”有些学生会说“没有”,有些学生会说“有过”,这就已经将小学生带入生活情境中,然后教师在朗读课文的时候,可以将课文分为若干自然段朗读,在每段中特别注意课文中表达作者情感变化的句子,如第一段中的“我火了,就骂了他一句”、第三段中的“可是他的笑使我很不高兴”等,根据这些句子向学生进行提问,如“同学们,为什么作者说‘我火了’呢?”这就会让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疑问,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四、提高阅读水平,培养自身美德
阅读是被看作最昂贵的化妆品,它不但能“化妆”人的气质,而且能美化人的心灵。阅读更被看作获得知识的宝库,其包含基础知识、情感,更能教会学生处事为人的方法。因其阅读伴随人一生的成长,阅读教学中体现德育,也是我们值得特别关注的地方。特别是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老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围绕课文的中心去读,老师只是引导者,不要通篇去讲,可以结合合作学习,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进而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深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实际状况可知,当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并未有效融入,学生在学习中也没有得到符合要求的德育思想。因此,教师必须意识到德育对于学生的思想与行为所能带来的重大影响,加强德育教育的重视,保持信心、耐心,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与成长。因此,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文化素养,不仅如此,还要将德育思想全面融入教学的完整过程中,对学生展开全面悄然的影响,让他们无形中得到成长。此外,教师对于小学生的个性也要尊重,给予他们一定的自由空间,推动他们良好个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春昀.简析语文教学对小学生德育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9(35):83-84.
[2]段玉兰.探讨如何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汉字文化,2019(S2):139-140.
[3]陈岩芳.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研究[J].亚太教育,2019(0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