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借用游戏进行教学,构建小学数学特色课堂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月   作者:张丽梅
[导读] 教师重视游戏内容与数学知识内容的关系,构建特色教学课堂,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学好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将数学知识有效地融入游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数学,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师在设计游戏环节时也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引导每个学生参与到游戏化的数学教学中来。文章在遵从教育优先原则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借用游戏教学构建小学数学特色课堂的一些作法。

张丽梅    山东德州陵城区马厨社区小学  山东  德州  253500
【摘要】教师重视游戏内容与数学知识内容的关系,构建特色教学课堂,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学好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将数学知识有效地融入游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数学,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师在设计游戏环节时也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引导每个学生参与到游戏化的数学教学中来。文章在遵从教育优先原则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借用游戏教学构建小学数学特色课堂的一些作法。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小学数学;应用原则;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2-167-01

        游戏教学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不仅可以有效地集中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注意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渴求。将游戏教学法引入小学数学课堂,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完成高效的数学学习,不断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一、游戏引入遵循教育优先原则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教学应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学习的内容。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的数学技能,通过结合游戏的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新鲜感。但教师要注意的是,教学游戏只是一种教学形式,学习内容是主体。因此,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游戏,帮助学生通过游戏感受到学习的兴趣,进而更好地进行学习。
        比如,教师在教学“吨”这部分内容时,就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设计游戏,但是应当秉持教学知识这一第一原则。教师在开始教学时,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最重的动物是什幺吗?”有的学生会回答是大象,有的学生则会回答是蓝鲸,之后教师再继续提出问题:“那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到底有多重吗?应该用什幺样的单位衡量它呢?”之后,教师再引出“吨”这一概念,就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这一概念所表示的内容。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展开的教学能够更好地活跃课堂氛围,还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头脑意识,增强集体精神。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吨”可以引出“千克”“克”等重量的计量单位,之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寻找小伙伴”这一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一个重量,让学生根据自身的体重进行组合,满足教师的要求,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理解深度能够有效提升。
        二、课前导入游戏化激发学生兴趣
        合理的导入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前提,能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挖掘学生的学习素材,结合学生的特点,为学生设计游戏导向的导入环节,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数学知识。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寻找一些游戏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从而激发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因数和倍数”的时候,可以为学生设计游戏化的导入方法,让学生来说一说“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关系,老师和同学的关系“自己和同桌是什幺关系”等。这样学生就会在教师的带领下积极思考,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学习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发现因数和倍数之间存在的关系。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三、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切的游戏
        在运用游戏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注意的是,要精心设置游戏环节,要考虑到教材知识点。学生个性特点.学习参与能力等多方面因素。游戏化教学的目的就是搭建学习和教学工作的有效平台,这个平台可以让教师有兴致讲解,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让小学生有兴趣参与,提高学习能力,体验数学的魅力。作为教师在备课的环节,需要充分深人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学习能力,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深人参与到教学游戏中来,加强教学游戏趣味性和教育价值之间的平衡点。并且根据学生的反馈,切实深化课程的针对性,以求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四、利用游戏进行教学实践操作
        小学生具有活泼活跃的特点,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接受知识转移的同时进行动手操作,这样的教学效果会更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广大教研人员在讲解图形或立体几何知识时,可以采取实际操作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手、眼、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形成空间思维,从而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关键知识内容。
        例如,在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进行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先在本子上绘出脑中所理解的四边形,学生就会下意识地回想之前学过的四边形,比如正方形与长方形,将它们绘制在练习本上。当学生画完后,教师就可以参照学生所画的长方形与正方形进行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讲解,并且画出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图形,然后加以详细讲解,有了参照物,学生就会更加容易地掌握到新知识内容,也会更方便记忆。在教师讲解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重点特征以后,引导学生将刚才在练习本上绘画的四边形进行补充,学生就会依靠刚才所学的知识——梯形是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是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将自己绘制的图形补充完整。这样会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记忆,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中包含的重要内容。
        五、利用游戏夯实学生知识基础
        为了有效巩固课堂所学习的知识内容,教师还可以组织一场小游戏,将全班同学分成4组,然后进行“找茬”游戏,由两组学生画出五组包含正确与错误的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然后由其他两组来进行挑选,看哪个小组找得又快又对,之后四组相互换位置,由教师计时,最后胜出的小组给予奖励,失败的小组鼓励其不要气馁,继续努力。这样的方式有效地帮助学生温习了课堂所学的知识,还将枯燥的课堂变得灵动有趣,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数学教学课堂。
        总之,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了解到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使用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游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各个环节的充分利用,用最好的方式带给学生最好的教学体验,为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提高提供有效助力。
参考文献
[1]胡珂.巧用数学游戏,成就精彩课堂[J].亚太教育,2016(33):36.
[2]赵树芳.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 2017(03):222.
[4]胡开勇.基于游戏的小学数学自主探索式教学[J].教育科学论坛,2014 (12):43-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