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陈玉玫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月   作者:陈玉玫
[导读] 在信息化时代的引领下,我国的教学方式也正在逐渐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这为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提供了有力条件。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辅助手段便是多媒体,其可以将书本中的文字与视频、音频相结合,从而形成更加直观生动的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不仅可以打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还将极大的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带来积极帮助。基于此,本文将对多媒体在高中地理

陈玉玫   腾冲市第一中学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的引领下,我国的教学方式也正在逐渐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这为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提供了有力条件。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辅助手段便是多媒体,其可以将书本中的文字与视频、音频相结合,从而形成更加直观生动的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不仅可以打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还将极大的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带来积极帮助。基于此,本文将对多媒体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希望可以为相关教育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多媒体;高中地理;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2-182-01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有效的提升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与趣味性,这样不仅方便了教师教学目标的快速实现,还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学生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提升带来积极推动力。此外,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还将丰富教学内容,这对学生思维的开拓与视野的拓展有着重要帮助。然而,目前大多数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时还是会存在方法不当的问题,进而无法发挥出多媒体的作用,所以探究多媒体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正确用法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1、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考
        多媒体教学具有创造形象氛围的优越条件,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通过形象逼真的画面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容易进入情境,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介绍《锋面系统》时,利用课前2分钟。播放我们常听到的天气预报背景音乐,同时让同学们欣赏不同天气下的风景图片,悦耳的音乐、美丽的画面,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可以把学生分散的心一下子集中到课堂来,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当讲到冷锋、暖锋移动过程中某地天气变化时,我将冷锋、暖锋制作成动画效果,让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得出结论。这样就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简化抽象内容,方便学生的记忆与理解
        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便是教师在上面讲而学生在下面听,对于地理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都只能让学生自行想象,这样的教学对学生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具有局限性。而将高中地理教学与多媒体技术进行有效结合,就可以利用动画的方式将地理知识演示出来,这样不仅会吸引住学生的目光,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同时还可以提升教师的引导效率,促使学生在整个地理知识变化中得到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的提升。如教师在讲解《气压带和风带》这一教学内容时,有关地球公转运动时的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及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乃是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


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地球公转示意图”原理中,从而为学生详细的演示地球公转运动后的太阳直射点变化情况,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悟到四季的形成与气压带和风带移动变化规律。利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对于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将会极大增加,进而会从以往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寻求知识。可以说,多媒体课件的出现为地理重点知识的简化带来了有效途径,能够为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带来积极推动力。
        3、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但平常的地图是平面的,而且内容繁杂,针对性不强,主题不突出,如果运用多媒体制作二维、三维的动画地图,提高地图的清晰度、透明度、区分度,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整个高中学习阶段,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是必须的,而多媒体教学是有效的手段之一。多媒体的动态演示功能把结论形成的过程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例如,在“洋流”一课的教学中,借助视频或者动态图形把海水的大规模周期运动的情景、海水在地球表面的流动方向及变化规律展示出来,让学生确认每条寒暖流的具体位置,当学生再遇见地图时,就能够做到活学活用,能够游刃有余地将知识与地图相结合分析问题。
        4、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高中地理课中有许多重点、难点,有时靠老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费力,而多媒体地理教学形象、直观、效果好。它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易于学生掌握。从而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我国降水量分布规律是地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在教学开始,首先出示画面,中国政区图,南北方农业生产自然景观,森林、草原、荒漠过度带。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呢?学生带着疑问,很自然地将注意力引入本节的教学。利用多媒体出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依次出现我国200毫米、400毫米、800毫米、1600毫米等降水量线,每出现一条,画面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分层次学习,领会各地区降水情况。全面总结出我国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规律,即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这样学生在短时间内,通过直观的图像,掌握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突破本节难点。
        结语
        总而言之,多媒体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它不仅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便利,还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但是教师在多媒体的运用上也需要适度,过度依赖多媒体只会适得其反,科学的多媒体技术运用才是推动高中地理教育目标实现的根本手段。
参考文献
[1]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温江仁.当代教研论丛.2020 (01)
[2]浅谈多媒体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马正忠.新课程(下).2018 (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