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成因及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月   作者:韦庆丹
[导读]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教育重在德育。在德育中,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德育的培养则是至关重要。中学阶段处于学生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尤其是高中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德育,更是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的关键助力,更是以后他们人生道路的一个分叉线。本文主要从家庭和学校两方面分析目前高中学生处理人际关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韦庆丹    广西钦州市浦北中学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教育重在德育。在德育中,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德育的培养则是至关重要。中学阶段处于学生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尤其是高中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德育,更是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的关键助力,更是以后他们人生道路的一个分叉线。本文主要从家庭和学校两方面分析目前高中学生处理人际关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德育;中学生;高中生;人际交往关系;问题;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2-138-01

        高中阶段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学生一生中发展较为重要的助力。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往往是在此阶段建立并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助力深厚情谊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能使人身心健康,深感幸福,还能开阔一个人的眼界和心境,帮助一个人走得更高更远。作为一名高三生,他们的人际关系主要来自于家庭、学校和社会,因在处理四者之间的关系方式不恰当,出现诸多的人际关系障碍,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甚至是生命的付出。由此可见,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更要学会如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目前高中生人际关系问题的成因
        (一)冷漠的亲子关系
        冷漠的亲子关系是学生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极大的拦路虎。冷漠的亲子关系表现:一、只满足孩子金钱的需要忽略孩子身心的需要,这样家庭的孩子,容易因家庭经济条件不好或优越,父母学识不足,教育方式不对等原因而出现心理障碍,内心缺乏安全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自卑心理。他们性格内向、孤僻,与人交往中往往害怕与人接触或是不擅长交际,甚至严重地会出现忧郁症。典型的案例:A同学是建档立卡户,父母对其的关心只是停留在孩子需要钱就给钱,其他则没有,孩子病重住院,学其父母都不曾出现,这样冷漠的亲子关系,学生感受不到父母的关爱,渴望父母的关爱但却得不到,只能通过其他行为引起父母亲的关注,故出现各种如无法入眠,攻击他人等行为,最后出现严重的焦虑症和强迫症。
        二、父母亲教育方式不对,对孩子缺乏了解,缺乏关爱,看到的都是孩子的缺点,或是父母感情出现问题,双方因为性格问题经常发生吵架现象甚至是打架现象,同时把对彼此的不满发泄到孩子身上长期谩骂,对孩子形成语言暴力。,高中生学习压力大,学习成绩容易出现起伏不定,尤其是成绩不好的的同学,更是缺乏自信,需要其他人的鼓励,尤其是亲人的鼓励,,谩骂让学生更加对自己失去信心,失去学习的动力,从而形成忧郁症等得出现。典型案例:B同学有三姐弟,B同学在中间,不受父母的重视,更因为本人性格内向,不会说话哄父母开心,父母都是看到姐姐或是弟弟的优点,看到其都是缺点,故父母亲对B责骂多过表扬,长期出现语言暴力,生病告知父母亲,父母亲觉得其是欺骗,节假日发红包,没有和父母说祝福语,又出现新新一轮的责骂,就是因为长期的责骂,B同学得不到释放,造成忧郁症的产生。



        (二)过度溺爱
        长辈对晚辈的关爱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孩子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但现实生活中却出现很多长辈溺爱孩子的现象,长辈的娇惯,孩子提出的要求,基本都满足,甚至是过分溺爱,而溺爱的孩子会以自我为中心,傲慢狂妄的个性,只追求自我感知的满足,极少考虑他人感受,缺乏责任感。步入高中,不善于人际关系,容易与人发生冲突,也很难拥有真正的友谊;另外,这种性格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弱,遇到问题就选择逃避,甚至严重者可能会受到家长或者老师的批评时,选择轻生的行为。同时,他们在内心上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当他朋友和其他人玩耍得很好,和其没有玩那么多,则认为朋友不爱他了,不把他当好朋友,闹情绪,不学习,需要他人去哄着她,宠着她,凡事都要围他转。这种类型的的学生是典型的利己主义者,缺少对他人的关注,其交往性格已经开始向自主中心的极端发展,自我心理严重。
        二、针对目前高中生人际关系问题的成因提出解决策略
        (一)对于长期处于冷漠亲子关系的学生而言,他们主要具有合群性不高、自我封闭性强、交往能力差等。所以可以引导他们走出第一步,组织这些同学和大家一同参加学团队拓展活动、开展角色转换等主题的社交活动,形成全新的自我认知。例如,在“信任旅途”活动过后,一名同学主动在总结中提出自己能够在相互信任的团队中收获满满的自豪感、幸福感,更体会到了沉甸甸的责任感,享受到融洽相处氛围的美好。通过开展特色化的社交活动,每名贫困生都能感受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找到了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诀窍,更掌握了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能力,让自己的心态更加乐观。
        (二)家长以身作则,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既要关心孩子的物质的需要,更要关心孩子的心理的满足。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教育经历中显得尤为重要,孩子的情感、认识及价值观很大程度上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学会倾听,听听孩子的诉求,学会与孩子交流。高中生是介于未成年人与成年人之间,不单单是物质的满足,更需要的是父母的尊重,像朋友那样的倾听和交流。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让孩子领悟在人际沟通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为他人着想,学会顾及别人的感受。
        (三)和谐的人际关系需学会尊重、关心、包容和沟通。尊重是一段友谊得以发展以及延续的基础,人的认识因为主客观条件的不同而不同,所以我们学会相互尊重,求同存异,不断发现世界的美好;关心是增进友谊的方法,是友情之间的润滑油。不仅要学会尊重,还要学会关心对方,一段感情往往在相互关心中升温延续。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以包容的心态去理解对方,理解和宽容不仅能帮助对方减轻心里的难受,还能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沟通交流是同学友情坚实的桥梁,当出现矛盾之时当对方难过伤心时,当彼此出现误解之时,同学之间都应该进行及时有效地沟通,说出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情感,不要让误解和隔阂越来越深,同学之间越走越远。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生处于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阶段,而人际关系对深深影响着这方面的发展。因此,要重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让他们学会与同学、家长和老师和谐相处,展现其人性光辉,在学习、生活等方面树立良好的榜样。
参考文献
[1]郭敬文.高中生人际关系问题的探讨[J].心理月刊,2019,14(11):43.
[2]林娜.高中生权力感对人际关系感知的影响[D].闽南师范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