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学习方法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月   作者:徐新华
[导读] 化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基础课程,被称为“理科中的文科”,其特点是知识点纷乱繁多面广、横向纵向联系多、疑难点密布,且识记内容很多。让学生头疼,而且因为掌握不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在考试时很难得高分。从而影响了学习化学的信心。这些都体现了许多同学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对化学学科的特点理解不够,学习方法不是十分妥当。

徐新华   江西省宜春中学
【摘要】化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基础课程,被称为“理科中的文科”,其特点是知识点纷乱繁多面广、横向纵向联系多、疑难点密布,且识记内容很多。让学生头疼,而且因为掌握不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在考试时很难得高分。从而影响了学习化学的信心。这些都体现了许多同学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对化学学科的特点理解不够,学习方法不是十分妥当。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习方法;问题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2-149-01

        高中的化学学习是需要认真的学习态度的,化学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完备,还需要自身的不断理解,这里就需要一个完善的学习方法支持。在进入高中阶段的时候,很多学生由于惧怕高中化学公式的繁杂和需要记录的实验现象,而逐渐对高中化学的学习失去信心,甚至更有甚者产生放弃化学的念头。而这些都是不对的,其实高中化学是一门很适合总结和归纳的学科,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很多问题都能够轻松地解决。
        一、进行课前预习
        预习是基础。预习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因为理解和掌握新知识不是靠一次听讲就能做到的,而要通过多次强化,这样做就会不局限于老师的讲课速度,超前自学。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而且会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自学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中学生需要培养的诸多能力中的第一能力,养成了自学的习惯,就能使我们的学习更主动,更有创造性。在超前学习时肯定会存在不少疑问,或者是对一些问题存在比较肤浅的理解,当老师在课堂上讲到这部分的内容时,你就可以带着疑问去听课,并比较老师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与自己的理解有何不同,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二、认真听课,做好笔记
        听课是学习过程的核心环节,是学会和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功在课堂,利在课后。如果在课堂上能基本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后复习和做作业都不会发生困难;所以学生在课堂上一定要聚精会神,集中注意力,不但要认真听教师的讲解,还要特别注意教师讲过的思路和反复强调的重点及难点。记笔记能集中注意力,提高听课的效率,对课后复习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同学们要学会记笔记,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记笔记的类型有:1.补充笔记。讲新课时做补充笔记,标出老师所讲的重点,还要把关键性的、规律性的、实质性、有启发的记下来,课后再复习思考。2.实验笔记。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重在通过实验验证化学原理或掌握化学性质或物质的制法操作。可做简明图解、补充笔记,把教师所做的演示实验的现象及讲解记下来,书上有实验插图的可以直接在上面补充。3.改错笔记。习题或试卷评讲课是教师纠正学生、指导解题思路、规律、技巧和方法的课。在听课时,用红笔订正,有利于与正确答案作对比。找出答错的原因,在作业或试题空隙处做简明的“眉批”或“注释”。4.系统笔记。复习小结课时,教师把课本内容进行系统归纳总结,应课后结合复习加以整理、修改和补充,成为一个整体,以利于加深、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归纳知识的能力和全面的复习。



        三、掌握化学记忆小技巧
        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需要记忆的化学知识有许多,例如,化学方程式、元素周期表、元素化学式等。这些都是化学的基础知识。所以,要保证化学的高效学习,必须掌握化学记忆小技巧,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根据不同的化学知识选择相应的记忆方法。例如化学知识与元素、内容有关,具有独特的特点,所以,我们可以在学习、记忆过程中寻找其规律,以此对化学知识进行记忆;第二,要根据我们自身的学习特点以及实际情况进行记忆,有些同学在清晨记忆力最好,而有的同学在晚上记忆力最为活跃,这就需要同学们在记忆过程中发现自己的特点,并加以利用,以此对化学知识进行记忆。
        四、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首先为了能够保证学生在高中进行化学学习的时候能够适应其学习的强度,更好地去进行大量的化学知识的记忆。就需要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在课前需要对下节课所学知识有一个初步的预习才能够保证学生在短短的40多分钟的时间内跟上教师讲课的节奏并且融入到课堂当中,课前预习不是指单纯的去进行课本内容的阅读而是需要对照着课本上的知识来对课后的习题进行一个简单的解答,从而能够通过解题的过程了解到自身所没有掌握以及所忽视的地方,保证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有重点有倾向性的去进行认真的倾听。课前预习还能够使学生对知识体系有一个自我的见解,从而使其在课堂上能够更好地进行意见的发表,这样也能进一步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促进学生对于课堂的积极参与。课后的复习、知识点的整理,对于学习化学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后复习不仅仅是把作业做完,更重要的是对课堂知识形成立体网状的知识结构,能够把课堂上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再梳理、再记忆。
        五、指导学生加强实验
        科学的进步离不开创新,而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正是当今社会人才最宝贵的素质,也是中学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之一。科学实验则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首先,在实验教学中,将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多动脑、动手,可诱导学生勤于思考,激发学生勤于探索的精神。其次,教师应将书本上的一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适当增加与生活、生产和社会密切相关的应用性实验。如氯化钠溶解度的测定,回收实验制氧气中的二氧化锰,污水PH值测定的环保实验等。针对课本和习题中的问题,让学生大胆设计实验,进行探索,给学生提供新机会,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建立,培养较强的创新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叶圣陶曾说过:“对于学生来说,能够得到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养成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练就几路真正有用的本领,那才是最大的实益,终身受用的好修养。”只要我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再靠坚忍不拔毅力,一定能把学习搞好,把化学学好。
参考文献
[1]胡向南.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0):64.
[2]黄英龙,廖运飞.例谈高中化学教学中过渡法的运用[J].中学教学参考, 2020(26):74-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