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月   作者:陆琳
[导读] 初中数学学困生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初中阶段教育中的主要问题,当前已经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总结了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和对策,在成因方面分别为学习方法不当、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态度不端正以及基础不牢固,在对策方面则包括培养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纠正学习习惯、端正学习态度等。

陆琳   河南省永城市实验中学  476600
【摘要】初中数学学困生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初中阶段教育中的主要问题,当前已经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总结了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和对策,在成因方面分别为学习方法不当、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态度不端正以及基础不牢固,在对策方面则包括培养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纠正学习习惯、端正学习态度等。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学习;学困生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2-123-01

        一.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所谓的数学“学困生”,指的是智力正常,在正常教学环境,在同类群体中,数学学习水平较低,达不到国家规定的相应数学教学大纲要求的学生。“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习的外部条件,如个人能力问题;也有学生的内部变化,如基础不扎实,学习态度不端正等。有来自于学困生自身内部原因和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如缺乏强烈的进取心、懒散、好玩、精神不能持久集中等;但更多的是外部原因,一定程度上内部原因也是由于外部因素引起的。
        1.有来自于家长素质、家庭环境的。
        如父母态度太粗暴,对子女棍棒式教育,方法欠缺,使学生难以忍受高压,导致厌学;或许多留守儿童根本没人在家管教,长期放任自流,染上赌博、偷盗等不良习气,对学习毫无兴趣;或家长在当前改革开放形势下的“认为知识再多也不如经商实惠”的价值取向,严重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的态度,有一次老师问学生“为什么上课不大听课?”,学生说“不想学”,“干吗不想学?”,“我觉得学这东西没有用,因为我见我爸妈做生意时不用这东西,他们只用加减乘除。”或者单亲家庭给孩子造成了心灵上的创伤,致使这类学生对生活和学习都丧失信心,更别谈什么学习乐趣了;
        2.有来自于社会的影响。
        如游戏厅、网吧、迪厅、各种带有色情的卡通画册、录像带等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吞噬学生纯净的心灵,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强、不求上进、脱离集体生活,厌学、不学、弃学等;有一个班的男生,在初一、初二上学期各科成绩都在优秀的,名列前茅,但是在暑假由于跟社会青年进网吧,就一发不可收拾,整天沉浸在网吧里,上课就睡觉,下课就跟进网吧,甚至连期末考试时都在睡觉。
        3.有来自于学校教育的失误造成的“学困生”。
        如教师思想上的疏忽大意,教学方法的不得当,责任心、事业心的缺乏,老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或同学之间的互相不良影响等等。
        二、转变数学学困生的对策
        1.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中数学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部分初中的学生不喜欢学数学,觉得难,没有兴趣。对于这一情况,我们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热爱学生,增加情感投入。
        无数的实践经验、教训和体会表明,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教师的爱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真正成功的教育。在教学中,老师首先应热爱关心自己的学生,以爱心去感动他们,把师生间的距离缩短,让学生感到教师是他们的朋友,对他们是多么的关心和爱护。


当他们取得一定的成绩时,老师应当给以肯定和鼓励,并及时地给以表扬,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只要学困生接受教师,那就会及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目的
        3.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抽象性的学科。正是由于数学多为抽象、枯燥的,学生学起来感觉无味,这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在数学上应做到:
        教师在教学中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使之变为生动有趣的问题。如:有理数的加法这一节,我们可以用扑克替代正负数来玩游戏,红色的为正数,黑色的为负数,让两个同学一组来抽扑克,每人抽两张,然后把他们相加,谁得的数大,则谁胜。这样我们就把抽象而枯燥的知识转变到了一种游戏上来,学生在游戏中就把有理数的加法学会了。第二、还应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通过直观性使学生理解概念、性质。
        三、对我校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的思考
        1.更新教育理念,优先面向学困生。数学教育教学的目标决不是“淘汰”,要实现数学教育教学目标,数学教师必须更新观念,优先面向数学学困生,以此来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2.把握学科特点,分解教学难点。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降低起点,消除学生畏惧心理,减少坡度,避免过高要求,并合理安排进度,对于难点内容,要适当分解,多台阶,小步走,必要时,应适时重复,对于综合题,分散难点,逐层提高。
        3.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每堂课应使每个学生都达到教学要求,做到“堂堂清”,促进学困生转化,所以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是转化学困生的工作重点。在教学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钻研教材,研究教法,把好学困生的脉,对症下药,有效地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帮助他们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从而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4.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对学习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教师要努力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动机,促进他们转化:(1)激发学困生的兴趣,让学习成为一种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增强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力。兴趣不是天生,它是在学习中逐渐培养起来的。以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求知欲。(2)创造条件,让学困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人都具有无可估量的潜力,但只有在意识中肯定了自己的力量之后,才有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让他们付出一定的努力,在独立的思考中解决问题,使学生体验到战胜困难后的愉悦,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增强自信心。(3)建立积极的评价机制,让学困生增强自信心。要重视“学困生”学习上的点滴进步,如果学生的做法能得到老师及时而中肯的评价,学生就会感到自己被赏识、重视,就会愉快、积极,增强自信心。(4)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有些学习困难的学生虽然学习数学也有积极性,且他们并不比其它学生少下功夫,但是他们的数学成绩却总是上不去。其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缺乏数学学习策略,不会对信息进行加工储备,不会反思调控自己的数学认知过程与方法。因此,我们对这样的学困生在弥补知识缺陷的过程中,应以数学学习和问题解决为载体,让学生认识数学思维活动的特点,尽可能让他们掌握较多的基本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培养善于灵活应用各种方法的能力。
        总之,做好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分析,不仅可以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还能够为学生的数学素养构建带来助力支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负责人,其必须要多观察学困生的状态,并通过与他们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找到影响他们学习状态的原因,并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指导,帮助他们走出思维误区,脱离学困生状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为喜欢数学的人,也为他们的数学素养构建打下良好而又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业.刍议如何激起初中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9(34):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