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有效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月   作者:金艳玲
[导读] 在小学阶段,班主任工作是琐碎的、复杂的,不仅要教书育人,还要加强对学生的习惯、思想教育,班主任的工作方式与效率会影响到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因此,班主任应积极探索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本文立足班主任工作实践,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提出以身作则、以生为本、家校合育的班主任工作策略,以期促进小学班主任工作质量的提高。

金艳玲   哈尔滨市平房区友协一小学校  150060
【摘要】在小学阶段,班主任工作是琐碎的、复杂的,不仅要教书育人,还要加强对学生的习惯、思想教育,班主任的工作方式与效率会影响到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因此,班主任应积极探索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本文立足班主任工作实践,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提出以身作则、以生为本、家校合育的班主任工作策略,以期促进小学班主任工作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有效策略;班主任工作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2-129-01

        班级不仅是班主任工作的实践点,也是校风校貌的展现点。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不仅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还可以带动良好校风校貌的形成。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新时期的班主任要转变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模式,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为目标,不断提高班主任工作实效,为班级学生的进步做出贡献。
        一、加强自身建设,以身作则
        现在的小学生个性张扬、思想成熟,若班主任仍一味采取传统强制性、机械性的教育管理方式,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管理效果,还会激活师生矛盾,不利于和谐班级的建设。深入班级管理可以发现,很多小学生崇拜偶像,并喜欢模仿他们的一言一行。若班主任能成为学生心中的“偶像”,就能同化学生,使他们向班主任看齐,不断规范言行、提升品质,从而使班级教育管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想实现这一目标,班主任就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管理教育水平,用渊博的知识、艺术的教育、人性的管理“征服”学生,使学生产生敬佩、崇拜之情,一旦学生认可班主任,就会对班主任的管理教育“心服口服”,愿意听取班主任的教导,班主任工作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班主任要从自我做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做学生的成长道路上的“指明灯”。班主任以身作则,一方面对学生品德具有定向作用,学生在班主任言传身教的影响和熏陶下,诚实、正直、言行一致、严于律己,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塑造高尚的道德品质;另一方面,班主任以身作则对学生的智能具有促进作用,教师是智慧的代表,在学生眼里,班主任的言行就是道德标准。因此,班主任无论是言行举止还是思想作风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树立典范。如要求学生不迟到,班主任就要第一个到教室;要求学生热爱劳动,班主任就要积极投身于各种劳动活动中......。这样,学生就会以班主任为榜样内化为指导自身行为的内驱力,提高思想道德品质。



        二、科学民主管理,以生为本
        小学生不喜欢被班主任“牵着鼻子走”,他们崇尚自由,渴望民主。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实施科学民主的班级管理措施,充分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培养责任意识、集体意识,使学生能够以“主人”的身份关心班级、热爱班级,通过群体参与班级管理,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发挥主体能力,使管理具有艺术性、人文性。一旦每个学生都关心班级、参与管理,班级管理效果自然水到渠成取得良好效果。
        如最近一段时间,班里经常有学生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打架斗殴,给班级带来许多负面影响。针对这一现象,班主任先组织学生讨论:打架有哪些危害?学生结合所见所闻所感,畅所欲言,说出很多,如打伤别人需要承担医疗费、被打伤则受到身体和心灵上的伤害、破坏同学关系等。学生在纷纷议论中,真正从思想上意识到打架的危害,为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做好准备。接着,班主任再继续引导:“当与同学产生矛盾纠纷时,应该怎么做?”“克制自己,不能冲动。”“可以向老师求助”“与同学商量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这样,学生能够做到理性对待矛盾冲突。最后,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制定关于打架的班规。学生写了很多,如罚写反思、罚值日、叫家长等等。针对这些方案,班主任让学生投票选举,票数最多的就定为班规。就这样,通过营造科学、民主的管理氛围,学生学会了自我管理,推动班级管理工作的快速进展。
        三、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家校合育
        班级教育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家庭教育就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的、持久的,要想切实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班主任就要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多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全方面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但沟通并不等于告状,班主任要将学生的在校情况如实向家长反映,并提出合理化的教育意见,这样才能发挥沟通的功效,不断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使学生得到改变。
        总之,小学班主任要根据新课改理念,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不断创新教育管理方式,运用科学有效的手段使班主任工作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培养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艺术性探讨[A].商景暖.2020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2020
[2]小学班主任日常工作探索[A].王文方.2020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