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实践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月   作者:王华
[导读] 本文以数学基础中等的学生为中心,以教师的教学为切入点,从教师的教学思路转变、教学方式要转变,和快乐课堂三个方面,着重探讨基于新课改背景下数学高效课堂的实践策略。 关

王华    成都市礼仪职业中学
【摘要】本文以数学基础中等的学生为中心,以教师的教学为切入点,从教师的教学思路转变、教学方式要转变,和快乐课堂三个方面,着重探讨基于新课改背景下数学高效课堂的实践策略。
关键字:高效课堂;教学思路;教学方式;快乐课堂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2-125-01

        一、高中数学新课标解读
        社会在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在迅猛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冲击着原来数学课程与教学模式,数学教育的目的、内容、重点和教学手段等诸多方面都出现了新的变化。
        2017年,国家颁布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对我们的高中数学进行了这样的定位:数学学科是基础教育阶段最为重要的学科之一,通过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无论接受教育的人将来从事的工作是否与数学有关,终极培养目标都可以描述为:“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1]。
        二、教学思路要转变
        教育的任务不是把死知识无活力的知识灌输到学生的脑子中去,而是使知识保持活力和防止知识的僵化,使学生通过树木而见森林。面对浩瀚的信息海洋,重要的不再是知道多少信息,而是能否收集、分析、研判、整合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不再是有多少数学、科学的知识,而是能否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所面临的困难[2]。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3]。因此,我们的思路要转变,我们不应该把已经知道的知识直接告诉给学生,而是要带领学生一起去发现知识,获得知识。帮助他们从全新的角度认识数学,建构数学知识体系,他们才能喜欢数学,获得数学,进而拿到数学的高分。这时我们不是他们的老师,而是一个先知者,是他们知识探索的同行者。
        三、教学方式要改变
        社会的变迁,知识技术的迅速推陈出新,课程培养目标的改变,必然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相应做出调整。但是,对于我们所有的学生来说,追求高考的分数是最直接的目标,因此,我们教师只有在追求高考分数的过程中,把我们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和态度、价值观目标不动声色的嵌入,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比如在评讲以下题目的时候,就不能直接讲解答过程,而是应该带动学生思考,启发学生自己来解答。教给他们分析问题的方法,比直接获取答案重要的多。某函数题是这样的:
        在处理这个题的时候,我分四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来回答:
        1、这个题的难点是哪里?看不懂f(x)?还是看不懂答案。



        (学生的答案可能是都看不懂…)
        2、我其实也没看懂,我们把f(x)拆开来看看,令,则,则f(x)是将g(x)的图像整体向上或者向下平移︱c︱单位,请问g(x)能看懂吗?
        (目的在于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然后提出拆开看看,降低了问题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兴趣)
        3、若g(x)没看懂,说明还不熟悉,再一起来认识下g(x),慢慢就熟悉了。如何认识呢,从函数的图像或者性质就可以认识了。找一个学生到黑板前来求g(-x),求完结果后,问学生发现了什么?进而得到g(x)是奇函数,对称中心是(0,0).所以f(x)的对称中心是?问题得到解决。
        4、我为什么首先想到求g(-x)呢?让学生来回答(因为四个选项都是有关对称性的,而奇偶性是专门研究对称性的。)
        最后还要对数学解答思路作总结,寻求通法:遇到难题,想办法转化为简单题;遇到不熟悉的,要转化为熟悉的;遇到复杂的函数,也要转化为初等函数。这就是数学思维--化难为简。在很多数学题的解题过程中,不断强化这个理念,我们的学生会慢慢地建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掌握做数学题的通用的方法,以及面对困难时不退缩,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勇气。
        四、快乐的数学课堂
        快乐是人人追崇的,现在的学生更是如此。一方面,人们在轻松的环境下,思维会更活跃。因此对于数学学习来说,轻松愉悦的环境,是有利于数学学习的。另一方面,按照新时代的教育目标,我们要培养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快乐的学习更是必要的。我们的学生不应该是愁眉苦脸的苦行僧,而是朝气蓬勃的未来建设者。
        因此,在高考的背景下,如何既能抓学习成效,又能让他们愉悦学习?我认为,我们的老师要想建立高效课堂,首先应该思考的是如何构建一个快乐的课堂。
        曾经,在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新课学习时,我就尝到了快乐课堂的优越性。在这个课上,我首先提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高中毕业了,暑假兼职一个月(30天),老板提出了两种薪资方案:A:每天1000元钱,B,第一天1分,第二天2分,第三天4分,每天是前一天的两倍,工资都是月结,中途不能解约。请问:如果是你,选择哪一种方案?这个例子是跟现实生活相关联的,学生瞬间被吸引回课堂,积极参与计算。然后我提出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计算必要性。在推算出前n项和的公式后,再带动学生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让学生觉得数学很有意思很有用,我们也达到了需要的学习效果,学生对公式记得也更牢靠。
        高效课堂覆盖面很广,实践中我们不断探索不断思考不断学习,旨在更多的学生喜欢数学课,更多的学生主动获得数学知识、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获得快乐、获得成就,获得信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英]怀特海,译者:严中慧,《教育的目的》:[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1月
[3][美]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主编,高文译,教育中的建构主义[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