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作业设计优化策略探索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月   作者:冷天宝
[导读] 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检测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一个导向作用。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语文作业,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积极地学,灵活地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充分重视语文作业的设计。本文对传统语文作业设计存在问题作了分析,着重探索如何优化高中语文作业设计,结合自身实践提出自己的看法。

冷天宝    江西省宜春中学
【摘要】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检测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一个导向作用。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语文作业,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积极地学,灵活地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充分重视语文作业的设计。本文对传统语文作业设计存在问题作了分析,着重探索如何优化高中语文作业设计,结合自身实践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业设计;现状;优化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2-121-01

        高中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语文教学成果的主要方式,所以对优化高中语文作业设计的措施进行分析十分重要。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高度重视高中语文作业的设计,并对传统的设计观念不断改革创新,实现学生对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一、传统高中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量大,为学生造成了极其繁重的课业压力
        在现阶段的高中语文作业环节,由于长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普遍存在着数量大、质量低的现象,主要以机械性的抄写、背诵、反复训练类的作业为主,而作业的目标只为提高考试分数,而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这种“题海式”的作业形式,极大的增强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容易导致学生的厌烦心理,影响高中语文教学的效率。
        (二)“一刀切”式的作业形式,缺乏针对性
        在现阶段高中语文作业环节中,教师忽视了学生之间存在的学习差异,为学生布置“一刀切”式的作业形式。这种缺乏针对性、层次性的作业形式,势必会使一部分学生“吃不饱”,影响学生的进一步发展,而另一部分学生“吃不了”,严重打击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因此这种缺乏科学性的作业形式不仅具有低效性,对学生更是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三)缺乏开放性,无法实现语文知识的有效迁移
        课后作业环节作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课堂教学环节的重要补充和有效延伸,是对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和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在现阶段的高中语文课后作业环节中,作业形式缺乏显著的开放性和延展性,使学生无法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来实现课堂知识的实践应用和有效迁移,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及学习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二、高中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
        (一)设计应多样化的语文作业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这种理论的广阔性和开放性对于我们正确、全面地认识学生具有借鉴价值。每名学生都有可资发展的潜力,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而已。


因此,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经验,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传统作业设计形式单一,以书面作业为主。实际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善于在学生活动中捕捉时机,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内容。
        (二)打破“一刀切”这一作业设计模式,彰显层次性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根据课程目标,精选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参与社会生活所必需的语文素养;同时,必须顾及学生在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由于先天及后天因素的综合作用,学生的发展存在着诸多差异。不同学生的语文水平实际上是参差不齐的,即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倘若让所有的学生做同样的作业,必然会造成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吃不了”。“吃不饱”的学生就会沾沾自喜、不思进取,“吃不了”的学生就会望而却步、破罐子破摔。长此以往,后果堪忧。每个生命个体都是独特的,应当充分尊重个性,并把人的这一个体特性及差异性作为组织和实施教育教学的宝贵资源,有效地加以利用。至圣先师孔子主张“因材施教”,所以,我们应从教学实际出发,勇于打破“一刀切”这一作业设计模式,彰显层次性。
        (三)设置开放性作业,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高中语文的教学目标不仅在于使学生获得相应的知识积累,也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素养在进行作业设计和布置时必须考虑到这一要求,也就是说要设置开放性作业,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具体实践中,一方面要保证作业内容上的开放性,要在紧扣教材内容的同时将作业与社会生活和实事热点结合起来,使得学生有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要保证作业内容上的开放性,以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为前提,不断丰富和拓展作业内容。只有做到这种才可以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实现人文素养的提高,对其全面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四)积极与学生交流
        高中生的语文作业内容偏向于主观内容,但在主观考察的基础上,却设定了较多的客观标准,包括词汇的标准、用语的标准、回答的标准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在作业上具有明显体现的。另外,高中语文作业在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与学生进行积极地沟通、交流,充分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和感受,要知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阻碍,遇到了哪些问题,有哪些知识是不完全理解的,根据学习状态来设计作业,才能获得更好的成效。例如,在语文的言语表达和叙事抒情方面,有些学生急于求成,不仅在言语上非常激动,同事叙事抒情表现为混乱的情况,无法获得教师的肯定。此时,教师应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并且在例文分析上作出足够的努力,应逐渐引导学生从错误的方法向正确的方法进行转变,由此来获得作业设计的优化,并巩固学生的成绩和驾驭语文的能力。
        结语
        总之,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高中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树立新的作业观,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真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发舟.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分析[J].学周刊,2020(29): 109-110.
[2]林斌仙.探析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阅读教学误区[J].基础教育论坛,2020(28):13-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