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域下全国III卷书面表达命题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月   作者:陈才
[导读] 书面表达在高考测试中占有重要的比重,也是英语教师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分析高考英语书面表达题的命题规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以全国III卷2016-2020年高考英语书面表达题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命题规律,以期为高中英语教师进行英语写作教学提供参考。

陈才      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9
【摘要】书面表达在高考测试中占有重要的比重,也是英语教师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分析高考英语书面表达题的命题规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以全国III卷2016-2020年高考英语书面表达题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命题规律,以期为高中英语教师进行英语写作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书面表达;命题规律
Abstract: written express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est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 and it is also the key and difficult point of English teachers' classroom teaching.Therefore, it is absolutely important for English teachers to analyze the propositional rules of English written expression. A study is conducted on the basis of the volume 3 of the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papers from 2016 to 2020,Exploring the law of proposition with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eaching English writing for 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Key words: New Curriculum;Written expression;The law of propositions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2-134-02

        一、引言
        英语写作测试是对考生英语水平进行全面考核的一种综合性测试,它不仅考核考生词汇、语法等基础性的语言知识,更考核考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文字组织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等。[1]新课标对英语表达能力表述为:“学生用英语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的能力,特别是在真实语境中传递与沟通信息、再现生活经历、表达观点、意图和情感的能力。”考试应主要考查学生表达的实际效果,兼顾表达的流利性、准确性和得体性。要以适当的形式,考查学生运用词汇和语法表达特殊意图和效果的能力。同时,对于高三考生,《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其能用英文书写摘要、报告、通知和公务信函等;能比较详细和生动地用英语描述情景、态度或感情;能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评述他人的观点,文体恰当,用词准确;能在写作中恰当地处理引用的资料及他人的原话;能填写各种表格,写个人简历和申请书,用语基本正确、得当;能做简单的笔头翻译;能在以上写作过程中做到文字通顺、格式正确。[2]
        二、相关研究
        高考英语书面表达是高考英语试题中必考的一项,满分25分,占考试总分的16.7%。试题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情境,用英语写一篇100个单词左右的短文,情境包括写作任务的目的、对象、时间、地点、内容等;提供情境的形式有图画、图表、提纲等。高考书面表达的命题不仅要体现新课标的要求,还应充分考虑试题的效度。Weir指出,效度是指一项测试是否真正测量了它所要测量的东西。[3]Bachman认为,效度是现代语言测试的核心,是语言测试的基本出发点。他将语言测试的效度分为: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标准关联效度、预测效度和表面效度。[4]我国李筱菊教授也曾指出:“写作测试是现代语言测试中可能取得的最高效度的试题。”[5]高考英语的目的就是依据《新课程标准》对高中毕业生的英语素养进行测试,书面表达是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直接考查,是一种高效度的语言测试手段,每年高考命题虽都会有一些微调,但书面表达都是高考英语测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研究历年书面表达的命题规律有着重要的价值。为此,许多学者对高考英语书面表达真题的命题规律做了深入的研究,其中有代表性的如:辜向东(2008)[6],宋鑫婧(2015)[7],肖超(2015)[8],孟慧芳(2016)[9],王洪英(2017)[10]等;他们均收集分析了近5年真题、10年真题或者是更多年份的真题;并分别从试题内容、试题设计以及试卷效度与信度等方面进行剖析。本文将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全国III卷书面表达的命题规律。
        三、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
        本文以四川省采用的全国III卷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16-2020年全国III卷共5篇书面表达真题。



        2、数据收集
        本文从新课标的视角出发,以2016-2020年全国III卷书面表达为研究材料,主要采用文献法和文本分析法,对试卷中书面表达的体裁、题材、要点、呈现形式以及书面表达与新课标所涉及到的要求的吻合度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命题规律与出现的不足。
        四、结果与讨论
        2016-2020年全国III卷书面表达题的基本信息如下:
        (一)体裁2016-2020年全国III卷书面表达题的体裁均为应用文,总体上趋于保持平稳,均未涉及到其他体裁,且应用文的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涉及道歉信、告知信、求助信和邀请信。其中邀请信考查了两次,分别出现在2017年邀请留学生朋友加入乒乓球队和2019年邀请你的英国朋友艾伦参加你校即将举办的音乐节,均有重复考查的迹象。从写作测试的体裁形式多样性的角度讲,近5年全国III卷书面表达题的内容效度在体裁的考查方面有待提高,可适当增加记叙文、议论文、描写文等体裁。《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到要加强高中毕业生运用文字和图表所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地描述人物或事的能力。
        (二)题材2016-2020年全国III卷书面表达题涉及的题材,多以社会和个人的日常活动为主,主要涉及考查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题材。如,2016年卷要求考生写因故不能赴约而给留学生朋友写一封致歉信,这些场景都会在我们日常生活之中时常发生,考生在介绍写信的目的后,再陈述自己不能赴约的具体原因,并对此表示恰当的歉意。这个话题对学生有很好的导向作用,可以促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学会怎样与人相处。又如,2020年卷要求考生向外教对其改编的短剧帮忙指导,不仅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处理问题,也同时涉及到了文化交流。这些丰富多样的题材均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强调的“高中英语教育应该关注学生情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并培养他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具体信息2016-2020年全国III卷书面表达题涉及的具体信息,总体上表现出以下特点:1、近5年全国III卷书面表达题主要采用主题内容、内容要点和注意事项这种“三段式”模式的提纲型,其中信息提供形式均为中文提纲。这种固定形式有利于帮助学生梳理写作思路,避免写作跑题,但是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按照提示信息逐条翻译,这样会影响英语书面表达题测试的考试效度。所以应该适当改善高考英语书面表达信息的提供形式,如短文、图表、图片等,较好地体现发散性思维能力写作模式,而不是只提供提纲。2、试题整体上保持相对稳定,内容要点保持在3-4个,这样安排有利于考生灵活谋篇布局,而且注意事项5年保持一致均表述为:“词数100左右;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3、试题设计体现真实性、交互性和开放性,写作内容都是来自于生活的真实情景,需要考生根据自身的生活阅历展开合理想象,创设合情合理的语境,突出考查考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要求考查的写作能力和技能。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就2016—2020全国III卷高考英语书面表达题的命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试题命题紧扣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试题的效度较高,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考查要求。试题主要以应用文写作为主,这一应用文体,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较多,考生十分熟悉;应用文的题材涉及面较广,以社会和个人的日常活动为主;写作体裁与知识的实际运用密切结合,试题设计体现真实性、交互性和开放性,写作内容都是来自于生活的真实情景,需要考生根据自身的生活阅历展开合理想象,创设合情合理的语境,突出考查学生的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但体裁单一,主要集中于考查应用文写作,信息提供形式均为中文提纲,可适当加以丰富和创新。从高考英语书面表达的发展趋势看,2021年全国III卷书面表达在体裁和题材上应该还会保持相对稳定,写作类型及信息提示形式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考查考生的创新意识、思维拓展能力和文化素养的试题比重会有所增加。
参考文献
[1]董曼霞.2004-2012年重庆市高考英语书面表达题命题特点分析与建议[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3:58-6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3]Weir, C. J. Language Testing and Validation: An Evidence-based Approach[M].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5:79.
[4]Bachman, L.F. 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152.
[5]李筱菊.语言测试科学与艺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406.
[6]辜向东,高晓莹.高考英语全国卷与各省市自主命题卷书面表达题共时与历时分析(2002-2006)[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
[7]宋鑫婧.近年(2010-2014年)重庆市高考英语书面表达题命题质量探究[J].海外英语,2015(6):109-110
[8]肖超.2005-2014年安徽省高考英语书面表达题研究[J].教育与考试,2015(5):18-20.
[9]孟慧芳,裴学梅.高考英语书面表达命题研究:以安徽省2005-2014年高考试卷为例[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6(24):22-25
[10]王洪英.2007-2016年高考全国卷Ⅰ英语书面表达题型分析及启示[J].科教导刊,2017(9):105-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