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小组合作,让初中物理课堂活力四射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月   作者:陈国平
[导读] 物理相对于语文等文化科目而言比较抽像,很多物理概念和性质定理需要学生展开一定的思考、分析与判断总结,所以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难度。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能够让小组学生围绕具体的物理概念和性质定理展开合作交流,能够让学生之间集思广益,共同经历知识的探究形成过程。而且现代社会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交流越来越频繁,所以每一个现代人才都要具备一定的倾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思维逻辑能力。因此教师不妨将小组合

陈国平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厦林初级中学  515162
【摘要】物理相对于语文等文化科目而言比较抽像,很多物理概念和性质定理需要学生展开一定的思考、分析与判断总结,所以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难度。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能够让小组学生围绕具体的物理概念和性质定理展开合作交流,能够让学生之间集思广益,共同经历知识的探究形成过程。而且现代社会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交流越来越频繁,所以每一个现代人才都要具备一定的倾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思维逻辑能力。因此教师不妨将小组合作有效地运用到具体的物理教学活动中,从而让初中物理课堂因为小组合作的有效运用而变得活力四射。
【关键词】小组合作;初中物理;活力四射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2-179-01

        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式,是通过教师指导,学生组合,以小组共同合作、共同研究、共同经历为特征的学习形式。初中物理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生会围绕难度较大的物理概念,物理性质以及物理习题展开分享交流,每一个学生都会展开自主思考,因为只有学生经历了自主探究,他们才会发表出相对正确的观点,才能获得其他同学的认可,而学生之间多元化的思维又会影响彼此,因而每一个学生都会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提升。
        一、借助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加强物理概念的探索
        物理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其就像是物理学科大厦的地基建设,然而物理概念都是经过高度概括的语言加以表述的,如果学生仅仅只是阅读关于概念解释的语言文字,那么学生并不能对其加以深入理解。小组合作模式下,学生会围绕物理概念的具体含义展开分享交流,会例举出与概念相关的具体情景,因而非常有利于学生的深入理解与探索。
        以《物态变化》这一章节为例,其中涉及到了很多个物理概念,有温度,有熔化和凝固,有汽化和液化,有升华和凝华,初中物理教材中关于熔化的解释是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所以这一概念中就又涉及到了固态、液态等的概念。并且,如果学生深入探究就会发现,其中还会有晶体和非晶体。由此可见,仅仅是熔化这一概念,就会延伸出很多个基本概念,就需要学生展开大量的分析与总结。小组合作模式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享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熔化的过程,包括蜡烛由固态变成液态,铜块变成铜水,冰雪消融变成水等等。类似的还有凝固,汽化和液化等,小组学生都要作出相应的举例,然后小组长对其进行优化整理,从而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例子,加深理解。
        二、借助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共同解决物理问题
        某些综合型的物理问题具有一定难度,学生个人解决时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与精力,有时候会因为思路不对而无法正确求解出相应答案。小组合作模式下,学生对题目的任何疑问都可以及时提出来,都有可能会得到其他学生的及时引导和帮助。而且学生们分享的解题思路又会启发和影响小组学生,使得他们也能够掌握相应的解题方法技巧。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共同解决难度较大的物理问题。
        例如让学生分析如下题目中能量转化顺序:水电站用拦河坝提高上游水位,高处的水流下来时,冲击水轮机的叶轮,带动发电机发电。每一个学生都要认真分析题意,然后分析题目中包含的能量转化。


具体分析高处水冲击水轮机叶轮的能量转化,分析叶轮机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的能量转化。然后小组学生聚在一起互相分享答案,讲述其中运用到的物理基本知识点。如果小组学生之间存在不同意见,那么他们可以展开深入讨论,也可以将其反馈给教师。然后教师结合学生存在的疑问点展开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当然,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性,对于某个学生而言的难题有可能对其他学生而言非常简单。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自主分析与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展开总结归纳,从而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三、借助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加强物理实验的探索。
        实验是物理学习的重要方式,物理学科中会涉及到很多性质定理,需要学生展开深入的理解、探索与运用,而物理实验能够直观呈现相关的性质定理。因此教师同样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经历物理性质探索的过程,并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物理性质的运用,从而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物理思维。
        例如关于《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运用乒乓球以及小球撞击演示器,展开相应的实验探究。比如乒乓球弹起,这个实验活动比较简单,只要学生有乒乓球,那么他们就可以展开乒乓球弹起的实验,所以重点是关于实验现象的分析,即乒乓球弹起后为什么最终静止?还有小球撞击演示器的实验,教师可以让小组学生分析小球静止后是不是机械能就消失了?每一个学生都要结合具体的实验现象作出一定的分析总结,然后小组长进行优化整理,从而让学生深入理解能量转化和守恒的定律内容。
        四、活力四射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1、引导学生进入角色
        要让学生讨论学习,就要让他们有东西可议,以事实为据。而不是简单地在一起盲目地乱侃。因此,教师必须先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比如,我在教授“杠杆的应用”一节时,先复习了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然后告诉学生,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木棒,我就可以撬动地球”。难道他不知道地球有多重吗?他为什么会说这样的话?”接着我要求学生互相讨论,各抒己见。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他们有了方向,有了目的,对知识的理解自然会加深许多。同时,也可以营造学生提问、盼望提问并回答的学习氛围。
        2、学生阅读教材,并分组讨论
        学生进入学习的角色以后,就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分组讨论自学。学生在互相发问的过程中,围绕主题大胆地当、想、说,使学生在学习上从视听为主变成以动手、观察、思考、讨论为主,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潜能;学生能在同一基础上互相提问、讨论、回答,可进一步强化学生积极思维。因为教学的目的不单是要学生学会知识,还要使他们掌握科学的方法,形成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物理概念,解决物理问题,展开物理实验操作和分析归纳,从而让学生在自主思考与合作交流中感受物理学科的奥妙,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
参考文献
[1]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措施分析[J].苏玉凤.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1)
[2]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J].陈明侠.考试周刊. 2010(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