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月   作者:王龙
[导读] 问题教学法具体指的是以问题作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主要的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将会对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相应的分析与探讨。

王龙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芒宽民族中学  678031
【摘要】问题教学法具体指的是以问题作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主要的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将会对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相应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高中数学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2-175-01

        高中数学所具有的逻辑性非常的强,难度系数无论是与初中相比较而言,还是其它科目比较而言都非常的大。部分在对数学进行学习过程中,总是有力不从心之感。问题教学法是一种对问题不断的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教师主要是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相应的分析,最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使学习效率可以得到明显的提升。
        一、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创建合理的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问题教学法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对问题情境创建时,教师需要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有一定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高低来对问题情境进行针对性的创建,将教学内容合理的引入到问题情境中,在提出问题时,必须要做到由简单到复杂,逐渐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1]。如在对高中数学必修五中的“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进行讲解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创建问题情境:将一张A4纸对折30次以后大概的高度是多少?学生在此时便可以拿出A4纸,对其进行观察,这样学生对问题探究兴趣便会提升,然后很快的进入到课堂数学学习中,在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回答以后,教师再导入新的知识内容,教师和学生共同走进对等比数列前n项和探究中。通过采取这样一种方式,学生可以很快的融入到情境问题教学中,从而学生的注意力能够得到迅速集中,在此时教师便可以带动学生思考问题,对数列的概念有更加深入化的了解[2]。
        二、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设置探究问题
        设置探究问题性的问题,主要是引导思考的有效方式。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充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带动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然后对相应的问题进行探究。如果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与实际生活严重脱轨,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难度系数会非常的大,同时也会感到枯燥无味,学习积极性也会因此而下降非常大。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找准切入点。如在对高中数学必须四中“平面向量”内容进行学习中,教师可以对奥运会中的铁人三项的利用,来对探究问题进行设置,在铁人三项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在静水中的游泳速度每小时x千米,水流速度是每小时y千米,现假设运动员全程游泳的距离z千米,那么运动员游完全程的速度是多少?运动轨迹是怎样的?通过与实际生活连接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帮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进而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化求知欲,最终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性提升。



        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合理设计问题
        教师在对问题进行具体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了解每一名学生对数学知识基础的掌握能力和记忆能力,然后实行针对性的设计,并对其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突出。学生在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过程中,主要是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由具体化到抽象化的过程,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才会具有层次性,对于复杂系数高的问题,需要对其进行分层设计,对于不同层次的问题,由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其进行解决,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还可以为后期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尤其是对学生的全面性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帮助[3]。 如高中数学必修五的“正弦定理”学习中,需要要求学生对三角函数相关概念进行相应的复习,然后再以内角正弦值为切入点,在原有的公式上进行变化,之后是得出适用所有角的函数公式,教师根据该公式提出相应的问题,对于基础知识不扎实的学生,提出问题必须要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然后对提出的问题进行验证,对于其中的三角函数而言,锐角三角函数是最简单的部分,所以非常适合基础薄弱的学生,而对于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的学生,可以设置难度系数较大的钝角三角形问题,对其进行验证,这样学生与教师共同探讨问题,用分类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导,求证三角函数正弦定理。
        四、多媒体技术的利用合理构建问题情境
        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的应用可以将图画和文字声情并茂的描述,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将知识点由静态转化为动态,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很好的理解[4]。在问题教学法中,教师需要对多媒体技术进行合理化的应用,将难度系数大的问题简单化处理,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欲望,促进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如在对“椭圆”内容进行学习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利用,将平面斜截圆柱产生的平面、倾斜水平中的水面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进行展示,帮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椭圆的现状,之后让学生对椭圆的现状和相关知识点进行思考,多媒体展示可以让学生对椭圆更加直观的认知,强化学生对椭圆的理解。
        结束语
        总而言之,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具有非常好的作用效果。让学生在问题下引发对问题探究的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问题教学法主要体现的是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对问题教学法进行合理应用,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姜轩.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艺术,2020,(5):70.
[2]沈秦正.情景教学法在中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数学大世界(下旬版),2019,(9):13.
[3]方厚翠.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学大世界(上旬版),2019,(8):14.
[4]周颖.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实践与感悟[J].新智慧,2018,(18): 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