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
河南开封电子科技学校 475100
摘要:语文是素质教育的根基,而“人文主义”又是语文学习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能够培养中职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本文主要对“人文主义”的教育观念在中职语文教育的应用进行分析,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人文主义”的教育观念,进入中职的语文教育指导中职学生了解语文学习语文,发挥语文教育的真正意义。
关键词:“人文主义”;中职语文;应用分析
在如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国中职教育主要就是培养技术型的人才,所以,很多的中职学校忽视了对文化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不能解决因为文化知识所产生的问题,“人文教育”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得到提升,对于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的轻松容易,让学生每一个方面都得到全面的发展,在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同时,也让学生具备了健全的人格,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一、“人文主义”的含义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代表资产阶级文化的主要思潮。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指人与自然为对象的世俗文化的研究;一是指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强调以人为“主体”和中心,尊重人的本质、利益、需要及多种创造和发展的可能性。其主流是市民阶级反封建、反中世纪神学和禁欲主义的新文化运动。该主义更加倾向于人的个性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类的人性尊严,提倡宽容的世俗文化,反对暴力与歧视,主张自由平等的自我价值,并发展成为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
二、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中职老师通常都是对理论知识十分看重,而忽略了对学生养成健全性格的引导,“人文主义”的教育方式十分有效地改善了这种教育上的漏洞,对于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有着莫大的帮助。
比如,在《拿来主义》这一篇文章当中,中职老师应该告诉学生在中国的近代史中,整个社会都是比较落后的,鸦片打开了中国的门,导致中国人对于外来的事物都存在着抵触的心理,本能性的排斥外来的东西,在学生了解了本文当中的思想时,告诉学生应该以客观的态度来评价新的事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老师也可以拿互联网举例子,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既不能忽视他的好处,也不能无视他的缺点,交给学生明表示非的能力,这样十分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中职语文的文章中都包含作者十分丰富的情感以及对于人生的感悟,教材当中的文章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和很高的美学教育价值,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情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语文教材当中的《木兰诗》老师对其进行场景的表述,或者观看花木兰的相关视频,既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花木兰的魄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胸襟,拥有豪放爱国的情怀,让学生们知道巾帼也能不让须眉。非常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宽学的知识层面。
(二)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人文教育”的观念不仅可以给学生带来好处,也可以帮助老师不断的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老师应该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中心,比如在学习《雷雨》这篇文章的时候,老师可以找出相关的纪录片让学生进行观看,这样吸引了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注意力,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也可以让学生以话剧的形式将文章进行表演,鼓励学生自愿参加,这样就可以更好让学生理解文章的意思,对学习中职语文的兴趣也会大大提升。在表演时,老师应该调节气氛,学生们的注意力被表演所吸引,让学生们感受的更加真切,对于文章的理解更加透彻,对于表演的学生老师应该进行适当的鼓励。在表演结束以后,老师应该提出在表演中所出现的问题,并给出相关的指导与意见,鼓励学生在今后的表演实践中也积极的参与到其中,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得到了提升。老师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通过老师良好的教育可以让学生全面发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传统的教育不是很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而通过“人文教育”的教导方式师生的关系会被慢慢拉近,让学生与老师的关系相处起来更加的舒服与和谐。老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教学方式上不足并加以改正,自己的教学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多多关心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经常像朋友一样聊天,这样十分的有助于各种教学工作的良好实施。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人文教育”的深入之下,能够提升学生对于学习中职语文的兴趣,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都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所以“人文教育”应该引起老师与学校的重视,让学校栽培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学生以后发展的道路上奠定良好的基石。
参考文献:
[1]李涛.浅议"人文主义"教育观念在中职语文教育中的应用[J].读天下, 2016,(18):69.
[2]所妍.人文主义教育观念在中职语文教育中的应用探究[J].文渊(高中版),2018,(12):10.
[3]魏毅.刍议"人文主义"教育观念在中职语文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培训,2017,(14):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