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生命成长的绿洲    ——小学生态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21期   作者:潘颖祺
[导读] 生态语文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潘颖祺
        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中心小学  511300
        摘要:生态语文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力求促进学生的全面终身发展。生态阅读是生态语文“信息吸收系统”的一部分,教师应当打造出生态和谐,观照生命成长的阅读课堂,给学生的终身发展造就一片广阔的绿洲。
        关键词:生态语文  阅读教学
    生态语文着力构建语文教育教学的生态课堂、生态阅读、生态写作、生态评价,高效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力求促进学生创新发展、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生态阅读对实现生态语文的“学科学习、生命发展、文化传承”三大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生态阅读是生态语文“信息吸收系统”的一部分,好比生命之树的根系,教师应当打造出生态和谐,观照生命成长的阅读课堂,给学生的终身发展造就一片广阔的绿洲。
一、目的明确的自主阅读
        生态语文强调学生自我是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但不能代替学生,并且要从以知识学习为中心转向以人文素养培养为中心。?因此,阅读的过程也应由学生自主完成。但自主阅读不代表放任不管和漫无目的,在统编版语文教材当中,专门设立了“阅读策略”单元,为的是在阅读过程中发现策略、学习策略和运用策略,帮助我们提升阅读素养。教师在学生自主阅读前,可以利用单元导语和要求,给出具体的阅读方向,为学生设计阅读训练任务,提供丰富的阅读学习视角,学生有了明确的阅读方向,其阅读操作则会呈现出高效性。课外自主阅读时,也应当给予学生指引,可采用主题探究式阅读,针对某个主题或者某个方向来阅读,在读中掌握方法,又在读中运用方法,吸收知识的同时也能达到生态语文提升素养的目的。
二、趣味横生的自觉阅读
        心理学家拉扎勒斯说:“喜好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的勤奋学习。”要达到让学生自觉阅读的目的,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在生态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开始,教师常设计一个和教学点环环相扣的故事或者游戏,在轻松愉快又趣味盎然的气氛中,引出教学目标和文本。还可以在课堂结尾,设下悬念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诱发学生学习的愉悦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自然生发自觉阅读的兴趣。课外阅读中,也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阅读变得趣味横生,例如:《西游记》中十大妖怪排行评比,《西游记》的美食图鉴等等。成长离不开阅读,阅读离不开兴趣,兴趣才是永不枯竭的动力。
三、充满诗意的赏析阅读
        生态语文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人文性。阅读是充满诗意的,只有在诗意的浸润下,学生才能得到精神的满足,情操的陶冶,提高其人文素养。我们在阅读中逐字逐句细嚼慢咽,细细品味作者营造的诗意的情感及意境。

这是一种充分理解、充分记忆的赏析阅读,它可以在品味文字的过程中帮助我们汲取优质的内容,掌握优秀的写作方法,还可以引发思考,产生创新。赏析阅读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要在阅读文段筛选、赏析方法推荐、理解视角引导等方面给出具体的指导,帮助学生挖掘文本的诗意,这样才能让学生对阅读文本形成深刻理解。
四、追求智慧的感悟阅读
        语文是一门充满人类文明、人文精神和智慧火花的学科。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字里行间感悟到文字的智慧、生活的智慧乃至生命的智慧。一堂语文课,如果只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没有学生对文本、文字的感悟,没有获得智慧的启迪,忽视了教学主体的情感因素,就会导致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只能是虎头蛇尾、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从而使语文教学沦为形式化、表面化、最终只成为一场教师的作秀表演。所以,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中,我们应当放开手脚,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真正的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文章的真谛与灵魂,领悟思想和智慧,同时以开放的态度去保护和鼓励那些充满个性的解读,允许孩子产生不同的感悟。
五、理性思考的应用阅读
        生态语文的阅读教学还应该具备理性的思维和语言的应用特征。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实际上,在看待阅读时,还需要保有理性思考的眼光,不仅要看到主旨和内涵,也要看到章法和结构。通过教材的例子,来学会语言运用的技巧,在生活中正确、高效地驾驭语言。教师在阅读训练设计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现有条件展开阅读训练,例如:搜集相关的资料、类文阅读、社会调查、撰写报告、演讲辩论、科学观察、课堂仿写等,都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运用迁移策略。由此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完成学习语文的一般过程:模仿——变化——创新,以提升生态阅读的学习品质。
        生态语文的阅读课堂既要遵循自主又要不断引导,既要求得感悟又要习得应用,有智慧也有诗意,才能达到关注孩子五大核心素养的目的,让孩子得到终身的发展,人格更健康,生活更幸福。
        
        
参考文献:
[1]杨雪瑶.构建“童趣盎然”的语文生态课堂[J].基础教育研究,2016(22):42-43.
[2]骆文燕.小学语文生态课堂阅读教学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5(04):35-36.
[3]柴会宾,王丽红.原生态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各环节渗透的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2(01):21-23.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子课题—小学生态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流程的研究(课题编号:FHB180601—总课题组(2019)第057号)成果以及增城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统编教材背景下小学生态语文阅读教学流程的实践研究》的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