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21期   作者:程晓艺
[导读] 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重要工具,它能激发学生的潜在之能
                          
        程晓艺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中子实验学校  
        要: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重要工具,它能激发学生的潜在之能,能让人进行心与心的对话,能将知识化为力量。教师因为有着准确唯美的语言表达,成为学生的膜拜对象和美感诱发者。课堂上,教师分析问题的语言要有情感,有针对性、概括问题的语言要深刻精准启发诱导的语言要恰到好处,让教师用语言艺术把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开发学生的智力,陶冶学生的情。
        关键词:课堂教学 语言艺术 实施策略
一、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概述
        教学工作是一种语言艺术。因为无论怎样的教学形式,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都是通过语言而产生的。《礼记·学记》中就要求教师的讲解做到“约而达,微而藏,罕譬而喻”。苏霍姆林斯基的作品《给教师的建议》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教学语言修养好,好比蛋糕上的糖霜;如果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不高,你会有一个“火锅水饺胃品倒了”的感觉,所以,表达能力相当重要,完备优秀的教学语言艺术和修养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师的职业追求。
二.实施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存在的问题
        (一)提问语言呆板单一,缺乏启发性
        提问是教师检验自己上课的内容是否被学生接受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善于提问,懂得提问绝对是优秀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的特征。恰到好处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推动他们积极的去思考。但是现在的学生课堂上却都不怎么爱回答老师的提问呢?通过调查发现:现在老师的提问,并没有很好地结合学生的接受程度,问的问题不是太难就是太简单,或者是没有意义的问题。关键还是提问语言缺乏启发性。学生对于太简单的问题会不屑去回答,对于太难的问题,又回答不,这样的课堂,在老师提问后,课堂就会陷入一片沉默,气氛也会变得尴尬;有的老师提的问题与课本内容毫无相关;有些提问还打乱了学生原有的思维。还有的老师,心里根本无视那些成绩不怎么好的学生,将所有的“橄榄枝”都抛向了好学生或自己喜欢的学生。甚至有些公开课,提前将问题答案告诉学生,然后课上再请此学生背出答案,根本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在课前教师要好好酝酿该问些什么问题,该怎么提问,做好课前准备。
(二)课堂语言缺乏针对性
        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有许许多多的文学作品,有语音押韵有节奏的诗歌;有神聚行散语境优美的散文;还有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小说,更有矛盾冲突情节激烈的戏剧。还有一部分是实用作品,包括了通讯、应用文、新闻、科普文章等。教师应根据文本结构的不同,有针对性的选择相应的教学语言。如果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没有针对性,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并不能真正地深入作品里。特别是文学作品,大多是带着丰富的情感的,这时候老师要声情并茂地讲解,会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会让自己进入作品的角色中,从而体会作者的一种心境。这样才是文学作品的魅力体现。而在实际的课堂,大多数教师因为压力过大,事情繁多,并不愿意花心思去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语言,大多是千篇一律、枯燥乏味的。教师应该根据每一篇不同风格的作品,甚至精确到每一个不同的段落,去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语言。


        三.正确实施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对策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如此的重要,作为教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艺术:
        (一)可将教学语言列入备课的内容中
        相信每一位教师在上课前都会备课。教师必须把语言这一块设计进去,语言是会直接影响这一堂课的效果好坏的,必须精心准备,用非常符合当下这节课的内涵精华的语言,去生动地阐述和快乐地传递。设计课堂用语要注意几个方面。第一表述概念要准确。要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概念,千万不要使用概念模糊的语言来叙述事实。叙述事实时要避免使用笼统、含糊的语言,要使用明确的具体的语言来表述。第二、使用规范的语言进行课堂教学,语言一定不能随意,表达要严密,逻辑要清楚要注意运用规范性语言,不可词不达意,尽量使学生能够注意力集中。第三,逻辑要清楚。逻辑非常鲜明的语言往往能紧紧地抓住学习者的心。要具有高超的语言魅力是需要日积月累的,但只要善于使用语言技巧,善于积累语言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学以致用那就肯定能提高自己,将教学语言的艺术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二)加强日常语言信息的积累
        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要积累语言信息,方法多种多样,一定要用心去积累。首先要积累丰富多彩的词语。汉语中有各种的词汇。写景的词汇,比如“山明水秀”、“百花争艳”、“崇山峻岭”等。写人的词汇有“奋不顾身”、“无私奉献”、“和蔼可亲”等,都是非常好的词。课堂教学中要学会使用这些丰富优美的词来使课堂教学更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积累词汇的途径有很多,可以从生活中积累,也可以从一些中外著名作品里提炼教师应当注意多听、多记。时刻将所见到的、所听到的优美词汇记在心中或本子上。这样,积少成多,词汇量就增加了,接着就可以学以致用。接着是积累名言警句。名言警句是先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历史文化。精华的沉淀对未来有着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和警戒作用。俗话说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咱们平时积累古诗词的重要性。教师平时课余也该拿出古诗词读读背背,恰到好处地用在课堂上,会让学生觉得老师是极具个人魅力的。
        (三)提高语言运用的技巧
        咱们教师要想提高语言运用的技巧,可以从三方面来完成。首先,恰到好处地运用情感。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体验就是情感。它是一种复杂的具有动力和调节,迁移和信号等功能的心理活动。教学活动中如果恰当地使用情感可以起到感染和影响他人的作用。教师若想真正打动学生的心灵就得合理地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情感。教学活动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教师对自己所教的课程,必须有饱满的热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会感染学生。其次,提高课堂应变能力。相信所有的老师在课堂上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比如被某一学生的回答打乱思路,忽然脑子一片空白记不起该如何接下去,或者在写板书的时候有错别字被学生给指出来了。这个时候,教师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不能慌张,需要沉着冷静地面对各种突发状况。再比如学生被不良情绪所影响了,导致课堂状态不佳,这个时候教师也不能恶语相向,要和蔼地好好引导,帮助学生走出情绪的困境。这样才能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尊敬。最后,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在课堂上,学习知识是严肃的。因此我们需要一点“调味剂”。幽默诙谐的语言是适当放松情绪的一剂良药,会缩小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也会缓解学生学习中的疲劳。调查发现,学生是最喜欢讲课幽默风趣的老师,并对他的课会有很深的印象。那么教师如何运用这一类幽默的语言呢?在举例子的时候,可以举些比较形象生动又有趣的例子,还可以配合一些笑话,幽默的语气以及夸张的表情等,都会有不错的效果。平时教师要注意积累一些幽默段子,自己的学识要丰富起来,才能做到在课堂上见缝插针,使自己的课堂充满活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